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信息化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10)

2017-08-13 01:35
导读:比较企业组织变革的两种典型模式,企业在实践中应当加以综合利用。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有必要采取激进式组织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

比较企业组织变革的两种典型模式,企业在实践中应当加以综合利用。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有必要采取激进式组织变革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是激进式变革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影响企业组织的稳定性,甚至导致组织的毁灭;因而在两次激进式变革之间,在更长的时间里,组织应当进行渐进式变革。
2、正确看待传统组织与信息化组织长期共存的题目
尽管直线制、直线职能制、公权事业部制等企业组织形式相对于不断变化的企业外部环境来很多缺点,但这些组织形式仍然有其继续存在下往的客观环境。在经营业务简单或单一、不需要大量创新性工作的企业里(如煤炭开采)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仍然有效,事业部制主要适应于产品品种较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传统产业企业(如化工、钢铁、玻璃等行业的企业),可以实行事业部组织。在那些以创新为主的企业,建立团队组织最为适宜。大型高科技企业也可以将职能式组织和团队组织结合起来,在赋予员工一个基本职能(岗位)的同时,按照完成某一任务或项目的要求,将不同职能部分的个人组织起来,形成工作团队。在那些市场变化快、知识更新换代快的行业(如信息产业、教育产业和网络产业),建立自律、自适应、自学习的学习型组织,不断进步组织自身的知识水平非常重要。在企业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各个企业又拥有其他企业难以取代的上风的行业(如半导体、家用电器、汽车等),建立战略同盟已是塑造企业新的竞争上风、深化企业之间分工和协作的常用组织形式。总之,那些在过往成功地组织了某些类型生产的企业组织形式,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企业生产类型的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相适应,企业的组织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企业应当根据自己所在的行业进行选择。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向学习型组织发展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和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和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在建立信息化企业组织结构后,企业必须成为“学习型组织”,企业治理不仅仅是以物质资源和资本的治理为中心,而是更夸大对知识和人才的治理,对发挥组织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智囊作用给予高度重视。典型的学习型组织表现为网状结构、以地方为主的扁平结构,且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将运作和学习融为一体。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企业可以通过进行五项基本修炼,力求建立一些基本的组织要素,终极促成学习型组织的形成。这主要有:①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自身的真正愿看,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②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对已形成的习惯想法和做法,能理智地严格审阅,并吸收别人的好的想法和做法;③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形成组织上下共享的目标、价值和使命;④团体学习(Team Learning),通过愿景、反省、检讨和对话,把可能造成分立的冲突转化为学习动力;⑤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要看到整体,熟悉系统的结构,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学习型组织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组织,这种组织实行目标治理,成员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由于组织中的信息流是自下而上的,因此要想使以信息为基础的系统发挥作用,必须要求每个人和每个部分都为他们的目标、任务和联系沟通承担起责任。每个人都必须自问:我能为组织贡献什么?我必须依靠谁来获取信息、知识和专门技能?反过来,谁又依靠我获取信息、知识以及专门技能?这样的组织能促进成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一个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是处于十分复杂的动态变化之中,信息时代更是如此。因此一个企业经营成功,不仅在于经营者能否在某一时期找到一种适合于本企业的生产方式和治理模式,而更重要的是,经营者能否不断地根据环境变化而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上一篇:国企治理者监视机制改革与创新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