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容提要】
当今的现代文学研究或许不仅仅是研究者个体的纯粹的科学理性认识过程,不仅仅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心灵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连结着研究者的可以获得各种利益、改变生存状况的一种有力依据,是连结着研究者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的解读里被认作是一种“价值无限”的可以批量生产的文字工作,反映了当今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思维的一些变异、断裂及其超出于文学自身的强大力量。虽然,当今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仿佛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加重视包括现代文学研究在内的各种学术研究,也提供了相当优良的资讯来源与研究条件,但我们依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现代文学研究之外的种种“诱惑”的可怕远远胜于学术研究本身迟迟难以突破给人带来的巨大恐慌。在当今中国,学术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成了“欲望”的载体与象征,甚至沦落为“盗亦有道”者以复制、粘贴为策略,屈服于时代发展而充满了市场经济文化智慧的一种专门“职业”。
1.规模化、相似性的符合技术标准的文字组装处于网络时代的不少现代文学研究已经由传统的梳理、提炼研究者自己的阅读感受、沉思情绪、研究心得直接转换为当今盛行的以复制、粘贴、插入超级链接为策略的文字产品的生产方式。这从根本上忽略了现代文学文学原著所具有的诗性盎然的那种再现生活的可信性、令人灼目的时代印痕以及静谧深切的沉思等优长的的感知品格,这些组装起来的符合技术参数的现代文学研究论文并非来自实际付出的文学阅读的“有感而发”,而是从忙得不亦乐乎的复制、粘贴之中寻找灵感,发挥想象,就如同现代汽车制造业,将各不相同的零件进行转换、衔接和组装,段落与段落之间仿佛就是以一个个零配件的方式存在着,并无横的线索和纵的关联;或者夺取某一段“活生生”的精彩的文字随意点染,将“他者”与自我杂糅,铺成一篇。
网络时代正是以即时性的“新鲜”品格和简捷明快的“组装”技术直接培育了当今中国不少的现代文学研究者轻松自然地转换为“网络枪手”的角色功能,现代文学研究
原本所持有的严谨求实的文化态度和文化眼光在研究者自身所处的精神乐园和象牙塔里逐渐失去了它的主体地位。他们总是被迫去完成学术的“指标”和“定额”,这种制度性的“职业化”的目标要求直接刺激和促动不少的研究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种种任务实现的必备的“规模化”(诸如,为了达到学术量化的标准,不得不把一篇高质量的长篇学术论文,拆成三、五篇文章来分别发表以寻求这种“规模化”),而又由于“规模化”的驱使,研究者不得不巧妙打通别人已经发表的成果,或者将别人的内容改头换面绑在自己身上“相似性”地加以重复,由此导致研究者的文化责任和文化趣味、文化心态发生很大变化。
一方面,它冲淡了现代文学研究者必须采取的阅读文学版本、品味文学原著,并且保持连续性的知识学习的宁静而深沉的诗性思维这些文化责任,以越来越功利化的焦虑、浮躁、急切的的气味取代了几代知识分子所长久承袭的典雅高贵品格,“泛功利化”的网络时代全面追求“可爱而又皆可利用”“与吾人之利害相关系”的“于我有用”的学术生产,什么陶冶人们的情操、洗涤人们的精神、解脱人生的苦痛这些所谓的“不能归附功利”的学术研究的健康与尊严则一概视若草芥。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的专业发展越来越精细化,这种“精细”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为当今社会的必须全部落实责任的“职业化”,而“职业化”的要求则又使每一项专业工作都必须实行高质量的“高标准化”;由“高标准化”进而带来“学术的定量化”,而目前我国以制度性的强制行为又把“学术的定量化”与职称评定、工资提升、奖金发放、学位申请、学校评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导致目前大量的学术研究恶性发展为一种“短期化”或“定期化”的文字产品的工厂生产行为,这显然改变了研究者的文化趣味:许多研究者不得不从切身利益出发,调动他们所有的文字生产的技术手段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无论是传统研究中已经充分展开的论题,还是套用西方话语来解剖中国文学作品,只求能在短期内完成和发表他们的一系列文字产品,所以,研究者已经不再专心致志地在文学原著上做过多的停留与品味,他们根本无须纠缠于文体创造、文学性内涵与作家作品的思想精神所具有的深刻的力量,正是因为当今社会的学术研究上述的制度性的强制,使大多数人急于发表自己根本没有深思熟虑和仔细推敲的主张与观点,他们的热情与痛苦实际上都集中在论文是否更快发表和发表后的论文是否符合学术量化的标准。
实际上,包括现代文学研究在内的许多学术研究是研究者极为内倾的,需要长时间的专心致志、反复回味的心灵思辨和极具个性的需要排除外界任何压力和干扰的对丰富的生命、生活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刻感知的文学蕴积。它更为注重对于人间事理的更加精微透彻的体贴与感悟,研究者这一潜隐的心灵沉思丰富而博远,联结着“ 大化之流生生不息”的文学的过去,又在时空一体的文学生命的链条上接通现在与未来。这些无拘无束的深致隽永的哲思玄想和浩浩荡荡纷至沓来的灵智闪烁的心灵悸动、感念与印象,总是在维系着文学生命的永远向前的真谛和秘密,维系着人类精神的永远向上的追逐与思索。当今社会环境下的学术研究的“职业化”所建立的一整套的学术量化标准及其大气魄大气势的抒写和弘扬,在本质上是背离了文学研究的真正的道德意义和情感意义以及审美意义的。
2.理论方法的“西方化”与论述框架的大气魄大气势
现代文学研究在“职业化”的文化品格的追求上,除了上述的规模化、相似性的文字工厂的大量涌现和学术研究日趋“短期化”“定期化”的平庸无聊之外,它更为强劲的文化势能则是研究者自觉而热衷地运用西方的理论方法大刀阔斧地剖析中国现代文学或者是寻找细微如沙的中国现代文学材料以西方话语模式进行过度诠释,或者是热情高涨地以宏大的气魄与气势在现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运动、文学创作现象、文学史的地位贡献的研究中有规模、有深度、有系统地挖掘出文学创作的本质意义和文学发展的规律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