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新时期高校网络道德教育(3)

2015-08-09 01:09
导读:如美国的马里 兰州大学 专门设置了一个名为“网络(netbics)"的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对使用者的以及政策执行来规范使用信息技术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学校

    如美国的马里兰州大学专门设置了一个名为“网络(netbics)"的项目,其目的是通过对使用者的以及政策执行来规范使用信息技术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学校社区中开展网络伦理规范、网络相关和已有政策的教育,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各系教员、和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信息技术管理的人员。教学及活动通过卫星直播视频会议、学校专门培训项目、嘉宾讲座等等各种方式来开展。马里州大学作为地区大学,面向社区开展网络教育,已是较成熟的范例。

    (三)以为资源中心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是美国开展类似教育的一种新形式

    美国詹金法律图书馆(JenkinsLibrary是全美第一所专门的法律图书馆,它在馆内拥有丰富的网络道德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面向大众开设了在网络下进行的网络伦理课程,想参加的人只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在网上或打电话并交费,就可以参加在詹金图书馆计算机学习中心开设的课程。詹金图书馆为参加网络伦理课程的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网络伦理资源,还引导学生评价网上的法律网站,讨论它们是否符合伦理规则。詹金图书馆的网络伦理课程获得了宾西法尼亚州继续法律教育部的任可。

    另外,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也非常重视网络道德教育的开展。如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即于计算机领域里有了专门的伦研究,在一些特别的项目中有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开始对关键数据实施保护;到了90年代以后,网络伦理学发展起来,出现了对诸如网络上的是非善恶、黑客伦理、网上色情内容、匿名通讯的研究。同时,学校里也开始教授使用网络的新方法和网络课程,包括如何使用网络,如何在网络上行动即网络礼仪等等。1998年,日本京都大学、广岛大学和千叶大学还联合开展一个为期五年的项目名为“FINE",对信息伦理学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这项研究在进行伦理学研究的同时,也把最新的成果应用到大学的教学当中,以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和能力。

    三、我国高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网络道德教育对于我国来说仍是一个新鲜事物,我国应以高校为中心,借助网络教育技术,参考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积极开展实践和探索。

    (一)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资源建设

    资源是网络道德教育网站的生命线,丰富多彩的资源是吸引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加大物力的投人,专门建立丰富多彩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站,或学生建立自己网站。

    网络道德教育资源建设可以把严肃的教育主题转化成生动形象的计算机程序,达封情景交融、寓教于乐目的作用,如以音像作品、以及计算机网络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大学生在得到美的享受或娱乐时得到教育。

    (二)开展网络道德知识教育

    了解和掌握基础网络道德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在“知”的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这方面的知识教育包括传统道德与网络相结合的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知识产权教育等内容:

    传统道德与网络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大多数传统社会的公德同样适用于网络社会。如:尊重别人的智慧,勿剿窃;诚实、守信、不散发恐怖的、迷信的、淫秽的内容,不散布谣言,不搞人身攻击;自尊自爱,注意网络美,不谈论庸俗话题,不使用粗俗语言等。

    (三)注重网络道德情感教育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摆事实的方式对网络骗术进行分析,并列举出利用网络欺骗感情,玩弄异性的行为,增强大学生在上网时的警惕性。

    针对日益增多的大学生“网络障碍”等问题,提出自我控制上网的建议,同时开展网上心理辅导或提供心理咨询的资源,帮助解除心中烦恼,增加自控能力,保持健康心理。

    网络情感上的道德问题,应偏重于将问题防范于未然,时时关注大学生上网动态,通过“网上”和“网下”联动,积极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优化网络道德教育的服务功能

    从学的角度来年看,受众者在信息的选择及理解程度上均会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与主观色彩。受众的感受和体验,将影响他们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只有掌握了受众者对信息的需求和不同性别和个性特点,网络道德教育才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服务于受众。因此,我们应构建一套完整的支持服务体系,包括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人力物力支持服务体系等,在服务中教育和感化大学生。

    (五)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监督和管理

    高校要建立科学、开放又具有监控程序的管理机制,做到网络道德教育信息与传播的决策、管理权利、管理运作、管理方略、管理责任、管理利益一体化。在网络道德教育信息的各个管理环节加以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管理部门和个人,做到网络道德教育责任、权利、效益相统一,建立起严格的网络道德教育信息传播管理责任制。

上一篇:浅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教育与大学生网络道德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