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理论·实践·创新:试论马克思主义的三维审视(2)

2015-12-09 01:41
导读:二、理论、实践、创新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实践、创新具有静态意义上的并存性 既不是具有一定结构的静止的理论体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本,而

  二、理论、实践、创新之间的关系

  (一)理论、实践、创新具有静态意义上的并存性
  既不是具有一定结构的静止的理论体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本,而是包含了对现实的实践性、创新性的理解,包含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追求。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不仅仅关注的“此岸性”存在,而且关注社会的“彼岸性”存在,是“此岸性”与“岸性”的统一。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对传统世界观的超越,就是否定现实的合理性,从社会改造与发展的意义出发,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对社会更合理的追求。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自由的、多重选择的现实性,也对社会发展的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不断探索,是对人类征服与改造社会的规律的新认识、新把握,是人们不断改造自身和客观世界的新成果、新境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觉。“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这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凹因此,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造成影响,都会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义。

  (二)理论、实践、创新具有动态意义上的发展性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斯大林明确指出,“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的科学理论。毛泽东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候提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同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也正是各国建设的实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理论、实践、创新相互作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机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按照理论、实践、创新之间的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

  (一)研究理论体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就马克思主义来看马克思主义。而要从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高度,对于人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问题总是与对策相互比较、依存、转化。马克思主义不是空穴来风,是当时一定的社会的、历史的、的条件的必然结果。“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结论,不是因为它是终极真理,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揭示了科学精神,为真理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与人类历史上的多种结论、思想、学说相互借鉴、碰撞的结果,是对其他理论的扬弃与发展。不懂得人类历史,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发展与成长的历史,就不会懂得人类思想的历史,不会懂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不会真正理解,为什么在那个时代,而不是更早或者是更晚产生马克思主义;不会知道,为什么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百多年里,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会懂得,为什么在当今新的时代中,不仅仅要学习、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
上一篇:关于近十年国内体育社会学科研现状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