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的项目本钱控制(1)(2)
2015-12-02 01:07
导读:(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各部分、各班组在肩负本钱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本钱控制的权利,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分、各班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各部分、各班组在肩负本钱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本钱控制的权利,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分、各班组在本钱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本钱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 施工企业项目本钱控制存在的题目
施工企业全面推行项目法施工治理,项目治理转型后实行了“五项用度包干、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以及“承包责任制治理”等等,项目部在施工生产和队伍素质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毋容置疑的是只管干活,不管算账的生产模式仍然存在。有的项目部只管生产任务的完成,本钱意识淡薄,把本钱治理看作可有可无。近两年来在抓项目部达标升级,企业考核项目部的指标时,重点放在生产任务完成上,降低了对施工质量、效益的考核,项目本钱控制存在的很多题目,主要表现在:
1、百含工资超支严重
项目本钱构成主要是由工、料、机三大部分组成,人工本钱在招投标综合单价中的比例:大型桥梁一般在10%以内,路基工程一般在16%以内,路面工程一般在10%以内,当然人工用度比例随特定项目的施工环境、机械化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税务、劳动人事等相关部分审定的百元产值含量工资一般在16%左右,并随企业效益等各方面因素而浮动,但这含量系数是包括全企业的总工资开支水平,而不是特定某一项目可实际开支的工资水平,据笔者调查,项目工资开支总额一般都达到15%左右,个别项目甚至达到了25%,有些项目大锅饭现象仍然严重,公司职工放假工资,大量外聘技术职员、农民工、临时工工资,项目部仍承担责任,致使工资居高不下,如某项目完成工程产值为17052万元,实际开支工资总额为2840万元,占产值16.67%,其中负担公司职工放假工资300万元,负担外聘各类技术工、农民工、合同工工资120万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另外当前项目部在劳动力使用上,不按岗,不按实际需要配备职员,两人能完成的工作安排三人,可使用低工费的工种却使用高工费的劳力,为了照顾关系、人情,安排一些不对专业的职员上岗,对临时工闲时也留用,职工对生产经营状况可以不闻不问,但每月的工资、补助、奖金一样不能少拿,从而人为的扩大人工费开支。
2、材料治理制度不健全及不重视材料治理制度
材料费指在施工过程中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周转材料摊销等材料用度以及材料租赁费等。由于材料本钱在施工企业工程本钱中占相当重的比例,一般经验值为55%-65%,特别在桥梁、通涵、防护工程中更为明显,因此它在施工企业项目本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材料本钱治理的成败,就是工程项目本钱治理的成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多数项目部在购进大型结构、施工钢材及各种配件、低值易耗品等时,无计划的采购现象比比皆是,或采购计划非常随意,控制权完全在项目经理及采购员身上,结果往往导致材料的积存、超支;另外项目部未把握相对公道的价格信息,也不懂采购材料的资金本钱,从而使项目部购买了大量的高价材料;采购职员大都是项目经理“信得过”的人,对材料的质量标准知之甚少,甚至购买不达标的材料,从而增大材料需要量;采购职员暗箱操纵,抬高材料价格,索要高额回扣,直接导致材料采购本钱增加。再者,在材料保管阶段,没有把好用人关,经常出现监守自盗的现象,另外,材料堆放零乱,没有及时盘点,变质锈蚀厉害,有效利用率低。在材料的领用上,不按定额发料,施工职员想领什么就领什么,想领多少就领多少,多发的材料就浪费在工地上,材料被盗的现象时时发生。机械配件领用不审查,坏了就换,没有人往修复;在对砂卵石的专项材料治理上,没有安排专人治理,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机械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低,使用费高
施工机械费占施工企业项目总本钱20%左右,因此,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治理是本钱治理的重要环节。造成机械使用费本钱偏高的原因很多,回结起来有:第一,盲目投资,不能根据市场行情和项目施工需要作可行性分析来购买或租赁设备,致使投资无法取得实效,无法收回投资设备本钱,项目完工后造成设备闲置。第二,设备采购选型盲目,专用性太强,一旦设计变更,花巨资所采购的设备就无使用价值,造成设备投资浪费。据笔者调查的某一施工企业,花费200多万元购买的进口路缘石摊展机,由于设计变更,致使该设备长期闲置。第三,购买大批设备不实行招投标,不计算资金本钱。第四,企业缺乏计划治理和统筹调配机制,同一企业内部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有些项目由于需要不断新购设备,加大对设备的投进,而有的公司或项目设备闲置,设备利用率不高。第五,设备治理不到位,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均不能按操纵规程办理,设备使用及操纵职员素质参差不齐,操纵职员不能执证上岗,甚至造成人为损坏等现象。机械设备有了故障不分析主观原因,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坏了有料就换,无料就等的现象经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