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949年以来农业剩余及其分配制度的变化(8)
2017-08-23 01:21
导读:9、吕新雨:《“民工潮”的问题意识》,《读书》2003年第10期。 10、温铁军:《“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读书》2001年第1期。 11、陆静超:《论农业
9、吕新雨:《“民工潮”的问题意识》,《读书》2003年第10期。
10、温铁军:《“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读书》2001年第1期。
11、陆静超:《论农业剩余转移的价值》,《行政论坛》2002年第9期。
注释
[1]陆静超:《论农业剩余转移理论的应用价值》,《行政论坛》2002年第9期。
[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编:《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1992)》,第169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3]转引自张新民主编:《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民篇)》,第133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4]转引自张新民主编:《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农民篇)》,第133页,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5]《中国农民负担史》第四卷,第119页,中国财经出版社,1994.
[6]《中国农民负担史》第四卷,第173页,中国财经出版社,1994.
[7]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经济组编:《经济问题研究资料(1981)》,第3-4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
[8]辛石:《农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全国农业史志暨农业结构调整研讨会简介》,《中国
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9]转引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放弃新民主主义?》,《21世纪》1992年10月号。
[10]《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财政卷》,第704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5.
[11]姚锦:《姚依林百夕谈》,第155页,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
[12]《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第88页,当代中国出版社。
[13]国家统计局:《建国三十年全国农业统计资料》,1980年3月。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4]国家统计局:《建国三十年全国农业统计资料》,1980年3月。
[15]转引自胡书东:《中国农民负担有多重——农民负担数量及减负办法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1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