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建立一个中国的社会公正理论_政治毕业论文(10)

2013-05-01 04:29
导读:人力资源 势差,内地源源不断流向沿海的廉价劳动力使得中国在出口和吸引外资方面具有持续的竞争力。但是,中国也在被其它发展中国家所追赶;同时
人力资源势差,内地源源不断流向沿海的廉价劳动力使得中国在出口和吸引外资方面具有持续的竞争力。但是,中国也在被其它发展中国家所追赶;同时,我们也很难想象中国能够以劳动力密集产业为主导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因此,中国的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产业的升级要求更高素质的劳动力;如果我们忽视了内地的教育,则中国的长远发展将受到影响。因此,当我们遇到所谓效率与平等的冲突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这里的“效率”是短期效率还是长期效率?如果我们坚持对长期效率的追求,效率与平等之间就不会出现冲突。

    最后,以上三个层次可能还不足以保证一个社会的和谐。对于一些人来说,即使赋予他们与他人同等的权利和基本物品,他们也无法将其转化为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目的。比如残疾人,如果社会不对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他们将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在更广泛的层次上,国家应该对社会被边缘化的人口,如失业者、单亲家庭、农村中失去土地者以及进城的农民等负担一定的责任。对于这些人来说,平等的权利和基本物品还足以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自我创造的能力,国家对他们的投资是必需的。对于失业者,国家应该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或经由失业保险所提供的救济,并负担起对他们进行再就业培训的责任;对于单亲家庭、特别是女性单亲家庭,国家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如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对于农村中无地的农民,国家要么应该在法律上赋予他们拥有土地的权利,要么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机制;对于进城的农村人口,国家应该充分考虑他们在城市安家落户的可能性,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方便(如廉价的住房)。所有这些都不是前面三个层次的公正原则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国家具有超乎其上的信念,这就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怀和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对人的关怀体现在个体层次上,关注的是个人的自我完善,这与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对社会和谐的追求体现在对社会整体的顺利运作的关怀上,它是一个社会赖以存在的政治基础。在中国传统中,和谐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传统中国社会达到和谐的手段往往是****,是万众臣服的和谐。民主的中国不能将和谐建立在政治****之上,也不能建立在思想控制之上,而是必须建立在国民的政治认同之上。一个和谐的社会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没有人愿意看到国家处于无休止的冲突之中(野心家除外)。因此,将和谐建立在国民的政治认同之上是完全可能的。

    作为本节的总结,我们对我们的公正理论做一个归纳。人身权利和基本物品的平等分配保证了人们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对于制度的起点平等。与古典自由主义的起点平等或程序正义相比,我们更强调基本物品平等分配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认为国家可以保证个人在能力方面的平等,因为能力不仅取决于外部条件,而且也取决于个人的智力和家庭背景。国家能够、而且也必须做到的,是为个人提供平等的外部条件,基于这些条件的发展则是个人的事情。在人身权利和基本物品的平等分配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效率原则是支配社会分配的主要原则。对于经济效率而言,市场的自由配置是最好的选择。在其它领域,如立法和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分配方面,效率原则也应成为主要的原则。在决定公共投资的时候,国家应当着眼与长期的效率,长期效率的获得不仅保证国家的长期增长,而且保证增长的质量,即个人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后,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原则之外,国家还必须具备追求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从而在社会分配中顾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五、小结

    本文试图为转型中的中国提供一个关于社会公正的理论。学界的一个担忧可能是,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可能导致这个概念的滥用,毕竟,卢梭的社会公意就时常被独裁者所利用。但是,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不可能解决它的应用问题。我们在这里所提出的社会公正理论,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终极目标,至于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以及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它是否会被人所歪曲,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

    学界的另一个可能担忧是,中国尚处在如何建立平等的起跑线和程序公正的阶段,此时提出一个关于社会分配的公正理论为时尚早,同时,对结果公正的强调可能导致对程序公正的忽视。对于第二点担忧,我们的意见是,我们的公正理论包括程序公正,而且把它摆在第一个层次。对于第一点担忧,我们想说的是,一个社会科学的理论不能因现实的需要而改变;我们虽然无法获得绝对真理,但对它的追求却是我们的职责。同时,如果我们的理论只是为现实的需要而改变,则我们难免会失于偏颇,中国社会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在左右之间的剧烈摇摆就和理论仅仅服务于现实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平衡的发展目标,从而使得中国可以在长时期内获得稳定。

    但是,我们想申明的是,我们不认为我们的公正理论是唯一的,毋宁说,我们的努力只是抛砖引玉,目的是引起各界对新的国民认同的讨论。我们相信,公开的讨论是建立新的国民认同所必不可少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ec.cN编辑)
    参考文献

    [1] Bowles, Samuel and Gintis Herbert,“The Revenge of Homo Economicus: Contested Exchange and the Reviv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3, 7(1), 83-102.

    [2] Buchanan, James, Property as a Guarantor of Liberty. New Yor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1993.

    [3] Downs, Anthony, 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4] Fogel, Robert and Engerman Stanley, Time on the Cross: The Economics of American Negro Slavery. Boston: Little Brown, 1974.

    [5]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个人声明》,胡骑、席学媛、安强译,朱泱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6]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7] Harsanyi, John, Essays on Ethics, Social Behavior, and Scientific Explanation. Boston: D. Reidel Pub. Co., 1976.

上一篇:共和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_政治毕业论文 下一篇: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若干新问题和新动向_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