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楚简《容成氏》疏札九则(1)(5)
2016-11-25 01:02
导读:另外,《韓詩外傳》卷三:“太平之時,無瘖龐、跛眇、尫蹇、侏儒、折知,父不哭子,兄不哭弟,道無繈負之遺育。然各以其序終者,賢醫之用也。故安
另外,《韓詩外傳》卷三:“太平之時,無瘖龐、跛眇、尫蹇、侏儒、折知,父不哭子,兄不哭弟,道無繈負之遺育。然各以其序終者,賢醫之用也。故安止平正,除疾之道無他焉,用賢而已矣。《詩》曰:‘有瞽有瞽,在周之庭。’紂之餘民也。”在古人看來,“瘖龐、跛眇、尫蹇、侏儒、折知”的出現,是亂世之徵兆,因此,《詩》之“有瞽”,《韓詩外傳》以爲是“紂之餘民”。古代往往桀、紂並稱,將他們視爲亂政之君的代表。這則材料,也間接說明《容成氏》簡37所言“喑、聾、跛、□、癭、□、僂始起”之事,大概與桀之亂政有關。
按:《容成氏》所記載湯伐桀事,目前有李零和陳劍兩種綴連方案。筆者以爲,簡36、簡37的性質確定之後,可將有關內容重新綴連爲:簡35A—簡36—簡37—簡38—簡39—簡40—簡41—簡42。參諸《容成氏》後半部分述紂之虐政及商周關係部分,我們認爲,這樣的綴連還是比較妥當的。
(六)桀伐岷山、作桐宮《容成氏》簡38:“[桀]不量其力之不足,起師以伐岷山氏,取其兩女琰、琬,□北去其邦,□爲桐宮,築爲璿室,飾爲瑤台,立爲玉門。其驕【38】泰如是狀。”“岷山氏”二女事,《太平禦覽》卷一三五“皇親部”引《竹書紀年》作:“後桀伐岷山,岷山女於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無子,刻其名于苕華之玉,苕是琬,華是琰。”《史記·司馬相如傳》郭璞《集解》略同。“岷山”,《太平禦覽》卷三八一“人事部”引《紀年》作“懡山”,《太平禦覽》卷八二“皇王部”引作“山民”,《韓非子·難四》有“是以桀索琒山之女,……而天下離”之說,“琒山”即“岷山”。《楚辭·天問》:“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岷”、“蒙”又一聲之轉。諸書所記,皆當以《紀年》爲其注腳。桀作桐宮、璿室、瑤台、玉門事。《文選·東京賦》注引《汲塚古文》曰:“夏桀作傾宮、瑤台,殫百姓之財。”《文選·七命》注引《汲塚古文》曰:“桀作傾宮,飾瑤台。”《太平禦覽》卷八二皇王部引《紀年》作:“桀傾宮,飾瑤台,作瓊室,立玉門。”《路史·發揮》卷六引《汲塚古文冊書》作:“桀飾傾宮,起瑤台,作瓊室,立玉門。”《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及夏之衰也,其王桀背棄德行,爲璿室、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