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平理明窝摩崖造像(1)(3)
2017-08-04 06:54
导读:53厘米 。龛口前沿下刻有一方题记,高22、宽 24厘米 。其两侧有浅龛刻供养人,右方龛刻六身胡跪男子,左方龛刻三身胡跪捧供物女子。题记E为:大象主
53厘米。龛口前沿下刻有一方题记,高22、宽
24厘米。其两侧有浅龛刻供养人,右方龛刻六身胡跪男子,左方龛刻三身胡跪捧供物女子。题记E为:大象主王八元/囗女男囗/男囗囗二/五人囗囗/二十囗月日此像左方与第六像之间又纵列刻有两条题记F、G。题记F高54、宽
12厘米,文仅三字:弥陀院。(图八)题记G高134、宽
20厘米。有公元703年纪年,文如下:长安三年囗二月囗囗囗王八元囗囗。此像上方即始有精美的联珠垂帷纹连续延伸。像上方又做出卷纹尖拱龛楣。尤为特别的是在第五像和第六像之间的龛沿下垂部雕饰一只怪兽,其后肢扶壁,前肢上举,尖耳大眼颇奇特;兽头龛沿距龛底高度为
173厘米。第六像为结跏趺坐姿,高
177厘米。肉髻高圆发纹仍饰为对称圆轮涡轮。中有宝珠严。面轮圆润。容颜端秀。眉间白毫明显凸起,其眉舒广眼俯视。口微露笑意。颈带蚕节纹。袈裟从右肩披至右臂,抬起的右手已残,原应施无畏印。左肩大衣披转至右腋下,僧祗支内衣微露。右胸贴体的衣纹显出圆满的体姿。流畅圆转的褶纹与斜披的袈裟平行。右侧臂膝及座前一部分已残损。在龛前的地面上有一残石,恰是此像左膝等部分损失的一块。像座为扁方形束腰须弥座。束腰转角处饰有立兽,下底面有刻宝装莲瓣纹。像后的桃形项光华丽,三层纹饰与前像同。(图九) 此像左侧与第七像之间有题记H。高129、宽
15厘米。文为:大唐长安三年清信女比丘尼王八元妹江妃/敬造弥陀像一躯普为法界仓生俱时利苦(图十)第七像为结跏趺坐姿,高
170厘米。肉髻高圆,饰对称圆轮涡纹,发中宝珠严。其面轮长圆,眉弯目俯,颈有蚕节三纹。袈裟从右肩披下,从左肩斜披转而下,僧祗支内衣微露。两手及腿、座前部分已残。佛后壁有华丽的项光。纹饰同于前两像。束腰须弥座的形制同于第六像。下存有莲瓣纹。龛下前沿同第五像,有一方题记和两侧共九身供养人之龛。题记I高13、宽
3厘米,仅刻有五字:大程村王方。但此处石面略可见残存笔划,有可能题记是磨去原有记铭后刻成,。此像上方垂帷纹尖拱龛皆同前两像,第六像至第七像的龛顶残损了一块。因而不清楚此处龛沿是否原雕有兽头饰样。第二号龛为方形龛,高68、宽
60厘米。其上方打破了垂帷纹的大龛楣。龛中雕一佛二菩萨像。佛像结跏趺坐。肉髻满纹,面方圆,眉目舒垂,穿袒右袈裟,宽肩厚体,右手持指地印,左手上举已残。台座束腰,衣摆分三股悬垂于座前。二菩萨侍立两旁,皆束髻,裸上身着裙, 同垂右手,左手上举,踏带梗莲台。帛带绕于身前。龛沿右方有题记J,高25、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