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平理明窝摩崖造像(1)
2017-08-04 06:54
导读:文化论文论文,山东东平理明窝摩崖造像(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理明窝摩崖造像位於东平县西北斑鸠店镇的六工山西峰南麓,是
理明窝摩崖造像位於东平县西北斑鸠店镇的六工山西峰南麓,是唐代古弥陀院所在,山脚至今还有建福寺遗址。值得注意的是此地附近有相当丰富的佛教艺术和古代文化遗迹。(图一)如二洪顶与云翠山、翠屏山的北朝摩崖刻经[1]、洪范池的隋代舍利石函与宋代造像[2]、司里山的北朝至唐宋造像与刻经[3]。六工古山的存湾迹和东平湖畔的石刻[4],使这个不大的区域内文化古迹密布浓集,值得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摩崖造像的位置居建福寺址后一块高约
2.2米,东西长
12米的岩壁上,共有八龛和两个附属小龛。其中以具有七尊坐佛像的大龛最为突出。造像共有四七躯。造像题记十八则,其中有唐长安三年(703)至咸通十四年(873)的纪年题记八则。造像刻工精湛,保存基本完好,是一处珍贵的盛唐时期造像遗存。(图二)此处像龛间紧密相连(彩版图一)。朝向基本上为正南(南偏东
18℃)。现将造像与题记的情况介绍如下:(图三)第一大龛。龛高 198、宽684、深
28厘米,龛形为敞口横长方形。沿东西向布列七尊坐佛像。龛东部数像上有垂帷龛楣,东侧岩石渐低,造像也稍小。龛西起第一像为结跏趺坐佛,高
112厘米。佛像头饰螺髻,中有宝珠严。面轮圆秀,弯眉直鼻,垂目下视,其颈施三道蚕节纹。佛身袈裟从双肩垂下,内着僧祗支衣。右手已残,原应施无畏印。左手抚膝。双腿紧收趺坐,微露右足。袈裟披垂于座前及两侧,座为束腰圆莲台,下部已为土石所掩。佛头后有桃形火焰纹项光,内饰缠枝纹圆轮,其间有化佛七身,佛像体态较丰圆。头部、身体稍大。腿部略小。造像右侧上刻铭有公元873年的题记A:咸通
十四年二月十六日/成囗公囗。题记高52、宽
18厘米。第二像为善跏趺坐姿。高
163厘米。佛肉髻高圆饰螺发。面轮圆满,弯眉垂目。口鼻处略残。颈饰三道蚕节纹。袈裟从右肩披垂而下,左肩衣垂下而右转,衣襟转角处略折入内衣。右手已残,原应施无畏印。左手抚膝。手掌丰大。双足分踏座下伸出的两朵莲台。座为扁方形。衣纹随体态腿姿成平行垂纹。袈裟覆腿并盖於方台座前。台座高
53厘米。佛头后为项光,光中雕有一圈缠枝莲与七化佛纹。第三像为右舒相半跏趺坐姿。高
16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