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

2013-10-20 01:52
导读:其他论文论文,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水稻的品种在朝鲜后期根据播种期分为早稻、中稻和晚
[摘要]:水稻的品种在朝鲜后期根据播种期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根据其栽培法和栽培地点又可以分为水稻、旱稻和干田稻。干田稻是一个源于中稻的混合的新品种。原始的水稻品种在多样性和数量方面快速地出现出了分化和差异。事实上,在朝鲜后期我们发现了更加大的差异与播种季节有关。新的秧苗移栽技术在朝鲜后期迅速地开来。为了控制风险,水稻品种具有抗旱、涝、倒伏和发芽早的特征。然而,当旱灾较严重时,用干田稻替代就是不可避免了。通过从中国引进一种早熟稻,解决了替代品种的弱点。朝鲜后期的水稻品种是一种非常适合当地气候和自然条件的,特别是降雨特点和习惯性干旱。但是现在真正的朝鲜水稻品种不复存在,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抛弃了它们,朝鲜的本地品种被认为不符合他们的要求。实际上,本地水稻品种是最适合于朝鲜自然条件的。如果发展其优点,克服其缺点,朝鲜后期的水稻品种对于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在那种意义上,尽管时代不同,但是朝鲜后期的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对于降低生产和从事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朝鲜;农书、水稻品种;分析


一、 序论

朝鲜后期农业以农业为中心开展起来,水稻种植占据了不小的比重。根据1919年土地工作结果表明,当时水田占据全部农田的34.2%,比1432年的比重(19%)增加了大约2倍。[1] 朝鲜后期如此发达的农业生产与水稻生产的扩大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移秧法的普及是朝鲜后期农业生产变化的核心。

为了进一步严密地再检讨朝鲜后期水稻技术发达的原因,首先必须对当时栽培的水稻品种进行严密的考察。因为,要研究朝鲜后期水稻技术,首先要了解朝鲜后期水稻农业中主要栽培的水稻品种是哪些,这些水稻品种又怎样被分化,其所具备的特性又是哪些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我们才能客观地把握好围绕朝鲜后期水稻耕作农业的自然的和经济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维持朝鲜后期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何况,这种探索将有助于我们摆脱所谓的“移秧法普及”的神话,能够更加客观地将朝鲜后期稻作农业的原貌展现出来。基于以上的考虑,本文试图首先从数量上把握 “朝鲜后期水稻品种分化”的现象,再通过朝鲜后期的主要农书具体分析不同水稻品种的不同的栽培方法及其变迁。尤其是对当时的农学家们主张的新优良品种普及论和输入论进行多方面的重点检讨。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关于朝鲜水稻品种的最初的研究早在殖民地时代,由日本农学者初步尝试过。[2] 尽管由于现代生物科学知识较为缺乏,这些日本农学者片面地强调了日本水稻品种的优越性,而忽视和贬低了朝鲜水稻品种的优良性,但他们所进行的基础性调查研究不可否认地成为对朝鲜传统水稻品种及其栽培法的几乎唯一的记录。[3] 解放以后,有关朝鲜水稻品种的研究广泛展开。

但是,另一方面,解放后韩国的农业史研究主要偏重于日本的水稻品种的扩散过程上。[4] 作为对日帝殖民政策研究的一个环节,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日帝的优良品种的试验研究和普及政策上。在这个过程中,偶尔会附带地涉及到朝鲜的水稻品种研究。[5] 当然,也有部分研究关注朝鲜水稻品种自身问题,[6] 但还没有对朝鲜后期农业发展状况做出系统化的研究。

1948年,韩国的农学家金熙泰曾经以殖民地时期农学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适应朝鲜稻作特点的水稻育种目标。[7] 现在看来,他所提出的育种目标有相当大的时代局限。但是,认真回顾朝鲜后期稻作农业中贯彻的育种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在大概把握朝鲜后期水稻品种,并分析不同水稻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方式及其栽培期(播种期、移秧期),并最终探究这些水稻品种的分化过程。尤其,笔者想探求朝鲜后期农学家们的新优良品种普及论的背景下,当时水稻农业所追求的育种目标是什么?通过探求这一问题的答案,一方面反驳日本农学者对朝鲜水稻品种的过低评价,同时更重要的是想要通过丰富的水稻品种,再发现朝鲜传统遗传资源来开辟韩国农业特有的发展道路。

二、 朝鲜后期水稻品种的分化

(一)朝鲜前期的水稻品种

《农事直说》是1429年由朝鲜官府编撰的最初的农书。此书在种稻编中将水稻以播种期为基准分为早稻和晚稻两大种类。(见A1)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A1 稻种有早有晚,耕种法 有水耕(乡名水沙弥)有干耕(乡名干沙弥)又有播种(乡名苗种)除草之法大抵皆同(《农事直说》,种稻)

当时,早稻栽培为水耕法,而晚稻则要根据条件从水耕法和干耕法中任选其一。但是在《农事直说》中并没有言及即移秧法的情况下选用什么稻种。比《农事直说》晚 63年刊行的(1492年)《衿阳杂录》中,将稻种分为早稻、次早稻和晚稻三种,并介绍了当时常用的水稻品种共27种。但《衿阳杂录》中对移秧法却只字未题。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京畿道地区[8] 无论是什么稻种都只用水耕和干耕两种方法栽培的原因。

总之,《农事直说》中并没有明确记录用于移秧法的水稻品种。尽管没有直接记录,但写到用来移秧的水田必须在2月下旬和3月上旬之间结束初耕,并进行渍种发芽和播种。从此可推知这种水稻的播种期当在早稻和晚稻的中间时期。笔者曾推论《衿阳杂录》中提及的次早稻就是《农事直书》中用于移秧法的稻种。[9] 

(二)鲜后期水稻品种的分化

进入朝鲜后期之后,由官方编撰的农书《农家集成(1655)》中保留了《农事直说》中有关早稻和晚稻的栽培技术,同时大幅度增加了有关移秧法技术的“早稻秧基”条目内容。[10] ]由此才知早稻即是由于移秧法的水稻品种。但此处所指早稻从播种期推测当与水耕法栽培的早稻系不同品种。[11] 对此,金容燮教授认为这类早稻就是《衿阳杂录》中提到的次早稻,也即是徐有榘在《林园经济志·本利志》中提出的早稻、晚稻、中稻三个品种当中的中稻。[12] 《农家集成》表面上虽然同《农事直说》一样,将水稻分为早稻和晚稻两个品种,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用于移秧法的水稻品种。所以,可以说《农家集成》中已经使用的水稻品种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种类。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对于朝鲜后期水稻品种的理解与认识在这之后的各类农书中逐渐显现出来。

A2 南方水稻 其名不一 大概为有三早熟而紧细者曰籼 晚熟而香润者曰粳 适中米白而粘者曰糯 三者清明节同时布种。小满芒种之间 分而莳之 闲情录(《山林经济》)

A3 早稻;鸡鸣稻 无芒 色微黄 耳聪 寒食后即种之 驱雀最难 即今卢原人多种之。(《山林经济》)

A4 凡稻类极多 难以胜记 然盖种稻有早晚之别 亦有水耕干耕 或有插苗之不同者 而治田除草之法 大抵皆同(《增补山林经济》)

A5 吾东稻品 无虑累十百种 皆以方言相传 一物也而古今殊号 一类也而南北异称 规俚凌杂 转不可训 今以姜希孟衿阳杂录 柳重临增补山林经济 所列稻种 参考证正 录之如在 而问附以余之所得于老农者焉(《林园经济志》,本利志7,谷名故)

A6 我邦种稻之法 早稻即一穑而不移……晚稻即播而移之(《林园经济志》)

A7 又有中稻一种 其熟在于早稻之后 晚稻之前 此即或有移秧者 或有不移者(《林园经济志》,本利志5)

18世纪初(1715年以前)的著作《山林经济》引用了中国的《闲情录(1610——1617)》,将水稻品种分为三类(见材料A2)。这三类即是:(中国)南方水稻中早熟而紧细的籼稻;晚熟而馨香有润泽的粳稻;介于早熟和晚熟之间的色白而有粘性的糯稻。这三种水稻都在清明节播种之后在小满和芒种之间分别移植,都属于移秧种类。《山林经济》中记载了(见材料A3)鸡鸣稻等新水稻品种。这类新品种比《衿阳杂录》中多出了九个品种,而且附加有“即今卢原人多种之”等说明,可见这种新品种都是当时实际耕种过的。[13]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而在《增补山林经济》(见材料A4)则有如下记录:水稻的种类极多,难以胜记。
上一篇:对清代前期政府作用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