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国际经验借鉴
(一)欧盟国家养老保障制度及其启示
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无法承受包括农村养老保障在内的高覆盖率的养老保障体系。那么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较早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欧盟各国的情况,看看从中是否能得到一些启示。其实,欧盟各国普遍建立社会保障的年代,恰恰不是经济繁荣时期,反而是在大萧条时期。卢海元等对较早建立农村社会制度的德国、法国等13个欧盟国家作专题比较研究后发现,在类似目前中国或更低的经济发展阶段时,这13个国家都已成功地建立起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见,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衡量,中国其实已经达到了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那种“为时过早”的观点是不适当的。
(二)国际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启示
了解了欧盟关于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情况,再让我们进一步扩大视野,放眼国际社会来看这一问题。主要从国际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和它的改革特点为切入点。
1.国际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面临的挑战 在发达国家,随着化进程的完成,农村占各国总人口的比例逐步减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般纳入各国社会保障的总体框架,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一般均在90%以上。然而,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依然占国家总人口数的大部分,再加上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约束条件自身的限制,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非常有限。
第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成为全球性趋势,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世界总人口的27%,而发展中国家将达到15%左右。所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项课题。
第二,经济全球化成为了推进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催化剂,而由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的完成还有待时日,故大量农村劳动者难以在短时期内进入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传统的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又已日益不能发挥有效的保障功能,这就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的巨大“制度真空”。
2.国际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改革特点
第二,为了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国际劳工组织近年来发起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全球运动”,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发展中国家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在加快社会保障的扩展步伐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效。
第三,为解决发展中国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各国都积极探索着适合的方式。比如农村纳费型养老保险制度,但将其运行良好的国家并不多见。因此更适合,并占主导地位的是非纳费型养老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