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中国养老保障的资金来源
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资金来源问题无疑是关键性问题。上文已经提过光靠国家补贴是远远不够的,下面就来探讨一下一些比较可行的资金来源渠道。
第一,开辟新税源。国外的资金来源大多来自,除了一般性的税收,还有农产品消费税,如希腊一些国家还有专项所得税附加等税收。另外,还有受保人之间缴费的互济,即将收缴上来的经费在不同缴费者之间进行重新分配。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借鉴的。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还可以防止一些人只顾眼前消费,不能自觉自愿地为老年进行足够的储蓄,而在年老时成为社会的负担。还有,建议征收社会保障税,以调整贫富差距,充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
第二,征用农民土地的“土地换保障”。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但这部分土地的转让费农民却只拿到了一部分。按照我国现行征地制度规定,政府先把集体土地变为城市土地,然后通常按照拍卖的方式出让,基本上是按价格出让,形成的土地收益都是暴利。建议将大部分土地转让费归还农民,并将其中一部分用于充实个人养老账户,用于农村养老保障基金。
第三,允许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资本市场,以确保它的保值增值。农村养老保障基金也是一种长期性的后备基金,“它不仅具有累计性的特点,而且在支出上具有刚性增长的特点”,因此,在这部分社保基金时要确保其保值与增值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保基金安全;二是要确定基金的投资范围。
另外,还应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多方筹集资金。包括家庭保障、土地保障、个人储蓄等在内的非正式保障层次及企业、市场等保障层次。
(四)权变原则——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村
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可以根据当地的发展水平,借鉴浦东的这种模式,为早日完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做好准备。
而中国一些欠发达地区甚至是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城市化水平还很低,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障制度还有待时日,因此,必然要采取与发达地区农村不同的策略。在欠发达地区及贫困地区农村,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更加必须发挥其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功能,政府必须承担为特定老人群体提供养老保障责任,也就是要通过上文提到过的非纳费型社会救助型养老金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