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试点改革
1991年国务院授权民政部在全国农村20个县搞养老试点,并于1992年发布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地区,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办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1)现阶段是在农民达到温饱有余的地区采取农民自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办法,以低标准起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为目的,最终在农村建立以自我保障为主体,与集体、国家扶持相结台的养老保险制度(2)资金筹集坚持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个人缴费一般不低于保险费的50%,村或乡镇企业根据承受能力确定补助数额,补助比例一般不超过50%(3)保险费的缴纳标准实行多档次,从每月2元到20元分为十档。保险对象可以选择参保档次,按全年、半年、季或月缴纳。可预交、补交、续交。(4)缴费采用个人帐户形式,实行储备积累,本人缴纳的费用和集体的补助都记入个人名下。(5)养老金的领取一般从年满60岁开始,给付不足l0年死亡的,保证给付10年,剩余年限的养老金由法定继承人或受益人领取。
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上第一个针对农民的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鲜明的社会和意义然而它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克服的缺陷。
(1)养老金来源渠道单一、保障水平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用完全基金积累模式,没有社会统筹资金来源主要靠个人和集体经济缴纳。农民投保的保费很低,无法满足农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如对样板县山东省平阴县发现,农民多数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按民政部《农村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计算表》计算,农民缴费l0年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47元,l5年后每月可领取9.9元。。章制度建立的。由于缺乏科学的操作规程,一些地方只是持续了几年时间,有些刚受表扬的典型,时隔不久却已解体。(3)覆盖面小,混乱,风险大。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一般只是一个县,这与保险的大数法则的要求存在差距。大多数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当地的民政部门独立管理的,征缴、管理和使用三权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控监督,当地民政部门或政府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挥霍农村养老保险金的情况便时有发生,使农民的养老金失去了保障。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1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必须用科学理论
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千百万人的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的探入研究和各学科的共同配合。然而我国对养老保障的研究时间短,理论水平和世界先进国家相距甚远。理论界对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养老保障、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养老保障的立法和体系研究的少,而且目前对养老保障研究的大多是和人士,界和其他学界人士的介入较少。这对建立科学、台理、规范的养老保障体系是极不利的。因此,国家必须动员和组织我国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学、政治学、学等学科的理论工作者对养老保障的有关问题及其与有关制度的联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从而确保它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实现其稳定社会的功能。
2.养老保障制度蔷须面向城乡空体劳动者
建立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养老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要求和国家应负的义务。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是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国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是政府应尽的义务。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据,美国和日本的养老保障覆盖率分别为95%和100%,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障仅局限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占人口70%的农民不能享有养老保障,只有将广大农民纳入养老保障网,我国的养老保障才能成为一项完全意义上的制度。
3.养老保险制度必须适合我国国情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