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招广告整治与第三产业发展——以青岛市城阳(2)
2016-04-27 01:02
导读:我们认为:城市设计是以实现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
我们认为:城市设计是以实现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空间对象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城市设计是一个极其广泛的设计,包含了从空间到时间、从形体到文化、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每一个过程。但无论城市设计如何定义,城市设计的本体是城市,而城市的本体是人。
城市设计大致可分为如下八个面:土地的使用、建筑形态及组合、交通组织与停车布置、开敞空间场所设计、人行步道设计、绿化植被配置、城市标志设计、古建筑文脉保护等。而我们讨论的店招广告整治则属于其中的城市标志设计,也属于城市设计的其中一种,要遵循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店招广告整治渐渐被很多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
(2) 店招广告整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政府之所以发起店招广告整治大多数是和旧城改造挂钩的,最初的原因可能只是政府管理者觉得店招广告太乱了,影响政府形象,所以要进行店招广告整治。但是我们发现,目前在我们国家不管旧城区还是新城区,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店招广告“杂乱差”的问题,给当今都市人带来了严重的视觉污染,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店招广告整治成为了摆着政府面前的一道必须要解答的题目。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政府把店招广告整治作为一个大事来抓。
青岛市城阳区政府相对来说就走在了前面。2005年初,城阳区政府找到了我们羲和城市形象策划有限公司,委托我们对城阳区市区的中城路、华城路、康城路、长城路、和阳路、明阳路等十一条街道的店招广告进行整治。是什么原因促使城阳区政府作出整治店招广告的决定呢?原因很简单,一个字:乱!城阳区的绿化搞得非常好,但店招广告却杂乱无章,和城市发展十分不协调,为此政府管理者觉得很头痛:店招广告非整治不可,但到底究竟应该怎样整治?店招广告整治会不会吃力不讨好呢?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对城阳区进行了深入解读,对店招广告进行了深入分析,慢慢有了清晰的思路,这些将在后文详述。现在先谈谈店招广告整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店招广告影响城市形象。1999年颁布实施的《城市容貌标准》中的“广告标志”一节规定:“读报拦、画廊、招贴栏、户外广告、霓虹灯等,位置设置应适当,布置形式应与街景协调,并保持完好、整齐、美观。商业橱窗陈设应讲究艺术性、思想性,结合季节、节日变化和新产品宣传,力求做到有时代感和民族风格。节日标语,采取悬挂方式,并按规定及时撤除。建筑物、公共设施和树干上不得乱画、乱写、乱刻以及乱挂广告。过时的、破旧的标语应及时清除、洗刷干净。不得有-、低级、庸俗的广告和招贴。路名牌、胡同里巷牌、楼房幢号、门牌和交通等标志,应保持整齐、醒目和完好。各种指路标志牌,按当地统一规定设置,保持整洁、醒目。商店名称、标志和各种广告的文字用语准确,无简化名称,无错别字。”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现在很多城市的店招广告,可以说几乎80%以上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城阳区的店招广告就普遍存在着字体与版面尺寸失调、底图过于突出、颜色杂乱无章、用字和安装位置不规范等问题。尽管店招广告有相关的部门管理,但更多属于商家的一种自发行为。商家出于商业目的考虑,往往让自己的店招广告争奇斗艳,出尽其招,造成了店招广告不规范、不美观、跟周围环境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不但违反了《广告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还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试想,一个外来游客来到一个城市,满目都是杂乱低俗的店招广告,能对这个城市有好印象吗?如果把城市比作一个人,店招广告就相当于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人靠衣装,城市也要靠店招广告来把自己的形象树立起来。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店招广告阻挠经济发展。店招广告最原始和最本质的目的就是为了广而告之,从而引起受众的消费欲望并使其产生行动。从单个商家来看,一个不好的店招广告会直接影响到其生意;对于整个城市而言,杂乱的广告也肯定会阻挠其经济发展。韦伯在《工业区位论》里面提到,发挥经济的聚集效应是很重要的。而城阳区的商业恰恰是没有成行成市,相当分散。我们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行业分类标准》和《零售业态分类标准》,对城阳区整治范围内的1600多个商家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发现,很多路段的业态业种都相当混杂,缺乏主营项目,在几家餐馆中间或许又夹杂着一家自行车修理店。由于业态业种的相对分散,造成店招广告的“冲突性”很大,从而影响了商业的繁荣,因此城阳区的商店普遍缺乏人气,这也是困扰政府管理者和商家的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