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6)
2017-09-11 03:16
导读:工有527%,在春耕季节返乡的,外省民工有78%,本省民工有300%。 与人们的猜测和估计相差甚远的是,进城民工的返乡回流,实在很少是由于找不到工作的原
工有527%,在春耕季节返乡的,外省民工有78%,本省民工有300%。
与人们的猜测和估计相差甚远的是,进城民工的返乡回流,实在很少是由于找不到工作的原
因。在调查中询问进城工作后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时候,以为是“找不到工作”的只占
08%,是各项困难的魏中人数比重最少的。相反,进城民工在城市里的工作是相对稳定的
,而且有706%的人在迁进城市之前就已经事先找好了工作,进城就业后从未更换过工作的
民工所占的比重高达839%,变换过一次工作的占16%,变换过两次的占108%,变换过
三次以上占36%。由于职业的不同,工作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工作稳定性最高的是
家庭保姆和建筑业民工,从未变换过工作的分别占928%和913%,而活动性相对较大的是
在酒店、宾馆、招待所等服务部分的民工,但就是这部分人中,从未变换过工作的也占67
0%。这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服务体系的扩展,在城市建筑业和贸易服务业
等劳动部分出现了较大的结构性的就业需求,存在着吸纳劳动力的较大能力,而这种需求的
空缺往往是向往舒适的白领工作的城市青年所不愿填补的。
民工进城就业后固然生活在城市,但尚没有真正地融进城市生活,没有建立起以业缘关系为
纽带的生活圈子。他们的生活圈子仍然建立在亲缘和地缘关系上。在回答“进城打工后最亲
密的朋友是谁”时,557%的进城民工以为是“一同来找工的老乡”,218%的民工以为是
“进城后熟悉的城里人”。而且,在集体所有制单位打工的民工,其生活圈子更多依靠于“
老乡”,以为最亲密的朋友是“一同来打工的老乡”的占677%,而个体工商户工这样以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的最少,占401%。这一差别估计很可能与职业收进水平有关,收进较高的民工,生活圈子
更广一些,具有较多的交往机会和交往选择,而收进较低的民工,是更轻易囿于一个互识的
文化圈子里。
由于活动民工进城就业后难于真正融于城市社会,无法建立起与城里人交往的生活圈子,因
而他们在城市中尽管有的已工作生活多年,但角然是城市生活的“陌生人”。城市社会对于
民工自身来说,依旧是“外在的”和“他们的”,而不是“我们的”。他们在城市中的生产
经济地交织着收进进步带来的欣喜和感情孤独带来的忧伤。根据调查我们看到 ,活动民工
进城后在济南生活中碰到的最大困难,列于首位的是“城里物价太贵”,持这种看法的民工
占354%。这大概与近几年物价上涨过快有关,并非是活动民工的“独特的”困难。由于根
据1994和1995若干全国性的对城乡居民的抽样调查,这两年“物价上涨过快”均被民众排在
社会题目的首位”列在第二位的因难才是真正具有民工特点的,即有241%的人以为是“社
会关系少、感情孤独”,另外还有219%的人以为是“生活艰苦”,80%的人以为是“住
房困难”,58%的人以为是“本地人的排挤”,只有08%的人以为是“找不到工作”。这
个题目的调查也证实我们在前面的一项估计,即个体工商户民工的生活圈子较少依靠于“老
乡”和集体所有制单位民工的生活圈子较多依靠于老乡,是与民工不同的收进水平有关。收
进较高的民工,生活圈子更广,较少感到孤独。按照活动民工的职业所有制划分,个体工商
户中以为在城市里最大困难是“社会关系少、感情孤独”的占197%,是比重最少的,而集
体所有制单位民工这样以为的占246%;同一题目按月工资收进划分进行交互分析,可以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现,以为在城市里最大困难是“社会关系少、感情孤独”的民工,月工资收进在200元以下
的比重最高,占311%,而月工资收进在600元以上的比重最少,公占169%。此外,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