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6)

2017-09-11 05:36
导读:村迅速建立集体农庄,实现农业集体化,在遭到农民反对的情况下,国家以消灭富农经 济的强力手段,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即全部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国家

村迅速建立集体农庄,实现农业集体化,在遭到农民反对的情况下,国家以消灭富农经
济的强力手段,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即全部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国家有效地从集体农庄中
征集到了支持产业化的大量商品粮。再以以色列基布兹的例子来说,本世纪初,在散居
世界各地很多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集体定居点——以色列的基布兹
,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治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目前基布兹人口仅占
以色列人口总数的3%,但它的农业产值占全国农业生产总值的40%, 产业产值占全国
产业生产总值的7%。由于基布兹大都建立于以色列建国以前, 其对于以色列建国本身
具有重要意义。在基布兹的创始人中,有相当部分青年以为应把犹太复国主义和社会主
义结合起来,在坚实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家园,他们将艰苦
的工作视为建立一个新国家和开创一种新生活的崇高理想的组成部分,自觉以意识形态
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当时以色列建国前后恶劣的外部环境和建国后国家的积极鼓
励与支持也进一步强化了基布兹的意识形态倾向,以至于基布兹现在存在了近百年时间
仍然有相当生命力。
但无论是苏联农业集体化还是以色列的基布兹运动,从乡村秩序的保持来看,都是
非常特殊的情况,这种秩序很难处于稳定状态。苏联农业集体化造成农业大面积减产,
基布兹近年来也面临严重的挑战(注:张晓山:《农村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经济
治理出版社1996年版,第120~121页。),这说明其乡村秩序的保持必须有特殊的基础
(背景)且要付出高额的代价。若我们要将在这种特殊背景和高额代价下获得的乡村秩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序的相对稳定回进秩序均衡之中,显然只能属于乡村秩序特殊均衡的一种。
比较以上八种组合之间的联系,1.第一种组合因国家行政能力及主导意识形态控制
能力均不足,并无剥夺农民的有效手段。因此,一旦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和行政能力双双
弱化,其对农民的剥夺能力必然会同时弱化,国家与农村社会呈分离状态,第一种组合
就会过渡到第五种组合;2.在第五种组合中,国家与农村社会相对分离。若农村社会相
对有序如欧洲中世纪农村的情况,一旦外力特别是民族——国家的建立,使国家开始向
农村社会强力渗透,国家的意识形态控制能力及行政能力上升,对农民的剥夺增加,此
种组合便逐步向第四种组合过渡,但在达到第四种组合前,国家的行政能力往往超过意
识形态控制能力,因而处于第二和第四种组合之间,如苏联农业集体化和欧洲的圈地运
动。若农村处于第五种组合中的相对无序状态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情况,农村的社会
无序必然要求有一支强化的外部气力加以控制,这种控制既为国家权力向农村社会渗透
提供了正当性基础,也为国家强化行政能力提供了理由,由此便可能向第六种组合进而
向第四种组合过渡;3.但第四种组合本身由于是以行政强力所维持的偏离一般均衡的特
殊均衡,因此,这种均衡状况必然也要向它种形式转化。
第四种组合向它种组合转化的可能后果共有四种:1.国家在降低行政控制能力的同
时,加强对农民的意识形态灌输,并保持对农民较高的剥夺水平;2.国家在意识形态控
制能力下降的同时,强化行政控制能力,并保持对农民较高的剥夺水平;3.国家在意识
形态或行政能力下降的同时,降低对农民的剥夺水平;4.国家以对农村意识形态控制和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行政控制能力降低更快的速度减少对农民的剥夺。其第1 种情况系向第三种组合过渡;
第2种情况系向第二种组合过渡;第3种情况系向第五种组合回复;第4种情况系向第六、
七、八种组合过渡。
显然,由第四种组合所构建起来的乡村秩序的特殊均衡状态存在着向非均衡状态或
一般均衡状态转换的两种十分不同的可能性。到底向何种状态转换,就必须细致考察影
上一篇:矿热炉理想熔炼模型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