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7)
2017-09-11 05:36
导读:响第四种组合的三维因素所面对的环境条件。 四、结语 结合中国实际,以上理想类型的考察为近一步讨论后人民公社时期乡村社会秩序作 了预备。中共十
响第四种组合的三维因素所面对的环境条件。
四、结语
结合中国实际,以上理想类型的考察为近一步讨论后人民公社时期乡村社会秩序作
了预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联产承包责任制事实上是对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
重大调整,也是国家大大减少了对农民的剥夺。与此同时,一方面,国家保持强大行政
能力(人民公社体制)的必要性降低;另一方面,国家的行政控制能力和意识形态控制
能力也逐渐失往根基。从改革开放后的短暂时期来看,农村社会依然处于秩序均衡的状
态,但这种秩序均衡面临着严重倾斜的危险,其主要的方面即在国家意识形态和行政控
制能力下降的同时,农民的被剥夺感经历了短暂的下降后又重新上升,农民的不满情绪
逐步显现。由此,乡村秩序状况的第四种组合不仅有向第二和第三种组合过渡的危险,
而且有向第一种组合过渡的危险。构成这种危险的具体因素在当前的中国主要来自两个
方面:第一,处于现代化转型现阶段的中国的特殊国情;第二,国家现代化现阶段所采
取的应对策略。第一个方面构成了乡村秩序的基本处境,第二个方面则成为国家在应对
艰难险阻的现代化征程中能否表现出其聪明与能力,这已成为关键性因素。而无论是研
究构成乡村秩序的基本处境还是研究应对之策,显然都有理论工作者发挥其聪明的广阔
空间。
【责任编辑】罗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