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瓶颈”的研究(4)
2017-09-12 02:21
导读:而进步。据统计资料,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达80%左右,第三产业在国民生 产总值中的比重占45%左右。而我国由于城市化水平低,1991年只有
而进步。据统计资料,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达80%左右,第三产业在国民生
产总值中的比重占45%左右。而我国由于城市化水平低,1991年只有28%,以致第三产业增加
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7.2%。浙江省城市化水平也不高,第三产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
。低于全国均匀水平。我省农村的实际情况也说明,哪里的小城镇建设步子大、速度快,哪
里的第三产业发展就快,绍兴、义乌建镇兴商带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事实,就足以说明这
一点。反之,农村商品经济不发达、城镇建设迟缓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也很慢,尤其是那
些新闪的生产要素市场、房地产业三产业,就很难走步。从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规律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速度,是加速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城镇建设进展缓慢,是制约农村第三产业发展 主要“
瓶颈”。这是由于:
(一)城镇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载体〓〓从我国的国情、省情出发,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方向,离土离乡搞劳务输出固然是一条出路,但容量终究有限,过多的涌向大中城市会造成
很多社会题目。更为重要的出路是就地消化,在农村有规划地发展一批小城镇,让农民进人
三、开店、设摊和从事各种服务业,发展第二、三产业。这方面容纳的劳动力是很大的,而
且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扩大,需要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同时,这也是城镇建设本身的需
要,假如第三产业滞后,必然要影响城镇功能的增强和完善。农村城镇的发展将为第三产业
的迅速发展提供最佳的经济舞台。作为农村区域性
政治、经济中心的城镇,以其特有的区位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上风,为实现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提供了最佳载体。
(二)城镇是各类市场的聚集地〓〓农村城镇建设与市场发展互为依存、相互促进,成为加速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一条捷径。农村改革十几年来的实践表明,通过举办各类市场,吸引农
民和经济实体进城务工经商,从事二、砰业,从而带动城镇迅速兴起,而城镇的发展又为农
村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育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我省来看,不
乏这方面的成功实例:义乌的稠城、绍兴的柯桥、黄岩的路桥、永嘉的桥头、苍南的龙港等
一大批城镇走的就是“办市场兴城镇,建城镇促市场”这样一条成功的路子,从而为进一步
加快全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比如,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自农村改革以
来历经几代的变迁,近十年来从事经商的农户以年递增42%的速度增长,到1992年在该市场
经商的农户达到2.88万户,商品成交额高达20.54亿元,列全国之冠。
(三)城镇是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点〓〓农村地域分散,一些带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的
建设,假如分散到各个材落往办,不仅无力投资,而且不可能产生良好效益,反而会造成极
大浪费。因此,必须集中在农村的小城镇上建设,只要城镇布局公道,就可以带动和受益广
大乡村,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第三产业自身的特点来考察,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关系
密切的贸易、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
生业等;与科技进步相关的科技、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的信息、各类
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为进步农民素质、生产质量服务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行业等;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人力培养
和教育等基础行业,也都需要依托城镇这块阵地,依靠城镇地理区位的优越条件和人力、物
力、财力的上风,来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适宜的环境,才能获得更快更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