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结构变动中的农业力剩余
2017-09-13 01:09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二元经济结构变动中的农业力剩余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二元经济结构变动中的
二元经济结构变动中的农业力剩余
〖jz〗黄〓勇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运动对农业劳动力的影响。按照阿瑟·刘易斯的解释,二元经济结
构有如下特征:(1)它包括“现代的”与“ 传统的”这两个部分,现代部分通过从传统部分
吸收劳动力而得到发展。(2)在提供同等质量和同等数目的劳动条件下,非熟练劳动者在现
代部分比在传统部分得到更多的工资。(3)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对现代部分的劳动力供给超
过这个部分的劳动力需求。(4)现代部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要对于传统部分来说是扩张的
。在我国,从50年代到70年代,随着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完成了由传统单一农
业经济结构向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80年代至今,由于国民经济的超常和非均衡发展,二元
结构趋于强化,对农业劳动力剩余产生了影响。
(一)现代产业和传统农业。40多年来,我国工农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总产值在工农
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70%下降到1990年的24.2%;1991年农业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
所占份额下降到59.8%。这表明二元在其矛盾运动中使产业部分产生一种拉力,使农业部分
一种推力,这两种气力作用的结果是农业部分的劳动力不断分离出来并转向产业部分。
(二)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在生产水平、劳动收进和生活条件等
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几十年的地展使这种差别趋于缩小但仍然较明显。1957年,农民家庭
人均纯收进630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进1387元,比值为1:2.2。城乡居民收进差
别在比较利益机制的作用下,促使农民向城市活动。城市本身面临的人口压力特别是就业压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力是限制外来人口的重要因素,但只要存在劳动的异质性,就会存在一种劳动替换另一种劳
动的可能性,这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得以在城市就业的基本条件。
(三)城市产业和农村产业。建国以来,我国城市产业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比较单一到门
类比较齐全进而步进产业升级换代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在产业内部是不均衡的,于是形成
高技术、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多层次并存的格式。以高技术和现代技术为主的部分,由于资
金和技术的密集化、有机构成的高度化,对劳动力的数目需求日益减少,质量要求日益进步
在传统技术部分和“边沿经济”(如手产业、小贸易、废品回收业和保姆行业等)中,非熟练
劳动力的容纳量较大。乡镇产业主要是在农村内部天生的,改革开放使它们异军突起,目前
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气力,它们大多属于外延式生产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到1992年,已吸纳
1亿劳动者就业,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4.2%。目前,乡镇企业已开始由劳动密集的数目扩张
阶段转向资金和技术密集的质量进步阶段,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将逐渐减弱。
(四)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以牲口为主要动力,使用手工工具的耕地农业。它生
产单一、劳动生产率低下,对劳动和耕地以外的农业资源利用很少,现代农业是以电力和石
油产品为主要动力,使用现代机器设备的立体农业,它立足整个国土资源,林、牧、副、渔
全面发展,现代农业所需劳动力比重很小,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一般
都在10%以下。我国还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固然总的趋势是农业劳动力
逐步减少,但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因农业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链条的延长,仍会保持较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高的劳动力需求强度。
(五)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和传统农业密切关联。规模狭小,自给自足和孤立封闭
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典型特征,这些特征使它处于超稳态结构中,内部的熵不断积累,
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