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扩大规模的方式和途径(5)
2015-06-13 01:21
导读:(三)体制改革打开了规模化经营的空间 改制虽然会在短时间内存在不稳定因素,但功在长远,它将是事务所规模经营的重要制度保证,市场——这只“
(三)体制改革打开了规模化经营的空间
改制虽然会在短时间内存在不稳定因素,但功在长远,它将是事务所规模经营的重要制度保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发挥作用。事务所成为市场主体后,对市场信号的反应能力大大增强,在内外因素的推动下,事务所应该产生规模经营的自主性需求。同时,在人力资源加速流动的前提下,优胜劣汰机制将加剧市场资源的分化,一批差的事务所将被淘汰,而在分化中又自然促成了市场资源的集中。
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经营的战略取向
综合内外因素,权衡利弊得失,我们认为,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发展既要考虑未来,也不能忘记历史;既要借鉴国际经验,更不能脱离中国实际。计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如果战略方向错位,将不仅不会促进、反而会延缓事务所规模化的进程。
(一)遵循市场规律,切忌拔苗助长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事务所规模化首先应是市场化的过程,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长期发展的结果,有着内在的经济规律。“五大”并非一夜出现的暴富,而是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过无数次的磨合演变而来。因此中国事务所的规模化必然有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仅凭主观美好愿望,不做深入的可行性分析,而依靠非市场手段去强行撮合、拔苗助长,是不会奏效的,这样的事务所既使规模再大,但由于缺乏市场根基,早晚也会被市场冲垮。
(二)行业协会的作用不可或缺
事务所的规模化虽是建立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但自然并不等于自发。等我们象“龟兔赛跑”式地磨磨蹭蹭达到规模时,别的竞争对手已经不知升到什么等级了。因此,作为行业协会来说来,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理论探讨,正确树立全行业的规模化意识;二是要在尊重事务所自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引导和控制事务所规模化发展;三是要扮演好“媒人”角色,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牵线搭桥,促成“婚姻”成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三)抓大放小
从现时的制约因素以及加入WTO的紧迫形势考虑,我们既不能四面出击,也不能坐等观望,而是要有重点、有步骤、有扶持地促进少数质量好、信誉高的大型事务所的成长,即有所为有所不为,加速优势资源的集中,形成具有强竞争实力的国家队,并通过其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品牌扩散效应,推动全行业规模化的进程。对于大部分中小型事务所则顺其自然,在市场中自行完成分化、组合的过程。
(四)做大更要做强
事务所扩大规模,并不是简单地“归大堆”、“垒大户”,而是要通过要素质量的提高来达到“1+1>2”集约化经营的效果,要让先进的组织形式对应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即事务所在开展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始终要贯穿着人力资源的优化、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的提高、管理水平的进步、产品结构的调整、执业优势的形成、国际竞争水平的提高。做大不是好,做大做强才是好。
(五)正确处理人合和资合的关系
没有产、供、销渠道的联系,没有产品生产中前后工序的传递,不受资产专用化的限制,因此,同企业相比,事务所的规模集中就是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人合是规模化应把握的本质特征。但人合不是天马行空,要靠资合为其制度保证。
第一,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人物张五常认为,交易费用分为事前、事后两种。事前的交易费用即界定产权的费用,事后的交易费用就是遵守契约的费用。事前的交易费用付出的越多,发生的事后交易费用也就越少。因为清晰产权的界定有助于减少组织中的不确定因素,反之,事后交易费用较高,也意味着事前交易费用的减少。因此,事务所在规模化发展中,如果只讲人合,以人情味代替产权制度,即使建成“聚义厅”,也难以消除产权不清所造成的组织摩擦。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第二,规模化不能脱离环境制约。改制后事务所大多改为有限责任公司,因此事务所规模化不能完全超越《公司法》等相关法律,即不能超越国情。有人说资合不符合国际惯例,但那是因为国外法律对事务所资本金没有要求。实际上,普华永道在发展成员所时,虽然没有法定的资本投入,但是向成员派去了作为领导层的合伙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标准,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大量的客户资源。普华.张陈事务所的注册资本仅有30万,如果没有普华总部在开办初期的大量资金投入,张陈就不可能进驻国贸东楼。这些资本投入,看似无形,实为有形,它实际已经界定了总部和成员所的产权关系、“上下级”隶属关系。而在中国来说,事务所注册资本的多少,往往是社会公共判别其规模的标准及政府对其各类业务资格认定的界限。因此,至少目前事务所的规模集中不能脱离资合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