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解读怀特海《过程与实在》的因果效力理论(9)

2014-05-23 01:43
导读:怀特海把这种actual entity之间的相关性用因果活动联系起来,表明世界是比必然的。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具有主体之间的性质,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绵延的性

  怀特海把这种“actual entity”之间的相关性用因果活动联系起来,表明世界是比必然的。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具有主体之间的性质,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绵延的性质。 “原因便传递它的感受,以便新的主体将此感受作为它自己的来繁殖,同时也把它作为是不可与原因分离的。”[61]

  这种纯粹知觉的感受之流不断地以因果的样式来推动我们面向未来“存在着感受之流,但是它的主观形式的重现却并非是完善的。对合生的范畴性要求要对不同情绪的强度进行调整。客观地来说原因居于结果的组织之中,因为是它感受也有它自己的客观资料,以及它自己的原始资料。因此,这一先行的原始资料便通过媒介、以间接的方式进入了结果的感受资料之中。”[62]这种对于因果关系的解释受到了现代量子物理学的影响。

   “新颖的actual entity,即结果是从过去许许多多的actual entity中生殖出来的——因果关系便是一种感受的转移,而不是整个满足的转移。”[63]同时也标志着怀特海放弃了中期自然哲学转向了全新机体形而上学,在量子理论中,在能量和运动量转换这一基本的物理场,出现了量子的个体性(individuality)怀特海从中得到启发,提出发生于时空连续体中的基本要素性事件,也具有个体性。时间生成不是连续的,新出现的时空性的“actual occasion”才是现实存在的最基本的范畴。结果,新的属于发生范围的“actual occasion”以及“actual entity”,代替了中期自然哲学中强调生成的连续性“事件”概念而被使用(怀特海在晚期的著作中已经把actual occasion 作为核心的形而上学概念)。并且这种关系同时也是一种主观性的关系“由于简单感受中的这一双重性,便存在着将原因转化为结果的一种矢量特性,它是来自原因的一种感受,它获得新结果的主观性,同时又不丧失它最初在原因中的主观性。”[64]但是怀特海在这里给我们留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就是actual ocassion与actual entity的关系问题,因为两种形而上学,正象怀特海所区分的流动的形而上学和实体的形而上学。怀特海自己的形而上学仍然在两者之间徘徊。

  怀特海放弃了中期自然哲学的立场,即“任何事件都包含更小的事件”,因为芝诺的“生成悖论”,从这种立场出发将不能谈论现实的生成活动。无限可分的事件概念被具有统一性的“actual occasion”所取代,actual occasion是全新的完整的关系——这就是怀特海的新的机体哲学。“在最普遍的意义上,那些客观化表现了外部世界据以形成有关actual ocassion的因果关系。”[65]

  怀特海的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的任务,相对于描述世界怎样存在的自然哲学,是追问探究具体的生成事实的在世界中成立的根据。“现实在消亡中获得了客观性,却同时失去主观直接性。它失去了作为它不安的内在原则的终极因果关系,却获得了直接动因关系。据此因果关系,它是描述创造性的义务的一个根据。”[66]怀特海的形而是上学带有鲜明的机体哲学的色彩。

  超越了主观和客观的怀特海在现代物理学的物理“场”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终极实在,我们不仅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发出疑问。这样的成果是否代表着哲学彻底的被科学征服了,或者至少在追求世界本原的问题上被科学划上了句号?是不是意味着这个问题接下来的工作要由科学来完成,哲学已经退出了这块领地。具有双重特性的形而上学(实体的和流动的)是否能够彻底的让人们消除对芝诺悖论的探讨。机体因果因果效力的关系是否又是一次形而上学的假设?

       因果效力的复杂情况

  可以说因果效力的发生过程就是知觉者认识到自己存在的过程。对于高级机体的人来说就是人作为人意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前面我们讨论了怀特海把表象直接性看作是一种科学认识世界的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能认识客观世界,但是怀特海认为我们这种对万物是什么追求恰恰掩盖了人对于自身的认识。身体在怀特海哲学中已经不是简单的生理的意义,生理意义的身体仅仅把身体划分为种种器官。怀特海的问题是这样的,就是身体作为整体存在是怎样向我们展开的?怀特海用“actual entity”作为身体的最终意义和意义指向,对身体作为整体进行的进一步的说明。当怀特海这样来看待身体时,身体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人类认识的所探讨的问题,同时也脱离了单纯实体意义上的身体概念,而是达到了两者的某种融合。在这一过程中身体成为一种先验的概念,使身体作为通向actual entity的必要途径。因此,作为因果效力的重要一环,身体成为我们我们认识事物的来源,同时也成为世界万物产生的来源。面对上述问题人们永远会追问,身体作为身体何以可能,这种身体的内涵正是怀特海在形而上学中所展开的意义,怀特海的身体是一种actual entity的一种持续存在。对于机体哲学来说,最原始的知觉便是对“运动着的身体的感受”。是一种对以往世界的感受,是“对当前世界的感受”,就连这种直接表象也是始于当前身体的感官表象;而身体,不过是世界中我特别熟悉的部分。

  怀特海认为笛卡儿第一个沉思中所说的“这双手和这个身体是我的”;和休谟所说的“我们用我们的眼睛观看”证实了可以用感官知觉直接认识身体的先行功能作用,人类发明符号和从自身来认识现实是最便利的,通过符号人们可以迅速把握这个世界,尽管这个把握是简单的,但是确实先于因果效力这种原始的方式。同时,笛卡尔和休谟都同意对身体的“证据”的知觉伴随着对当前世界的感官感觉,但却把身体感觉局限于一种表象直接的把握,我们并不是用我们的眼睛看,而是眼睛用我们在看,我们不能说这双手和这个身体是我的,我们可以不太精确的说我是这双手和这个身体的。身体的这个证据使得身体成为我们认识周围世界的起点。我们在身体中发现了我们对“因果效力”的直接认识。

  正如怀特海所说的,“身体,或它的感觉器官,成了一个成分性感受的客观材料;且这一感受有它自己的主观形式。同时,这一感受也是物质性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寻找一个作为客观材料的永恒客体来决定该身体的确定性。”[67]

  在怀特海这里身体作为机体的一种特殊存在的物理场,这种场的作用使高级机的因果效力。正如梅洛,庞蒂所看到那样。一切意识包括情绪和理性的产生都是这种因果效力作用的表现“如果我们把情绪放回到在世界上存在之中,那么我们就能理解情绪能理解情绪可能是幻肢的原因。情绪激动,就是身处人们无法应付但又不愿离开的情境中。”[68]在这种存在的绝境中时,每一个作为知觉者存在的主体都必须按照必然性的路径向前发展。但是,这种必然性毕竟是由普遍的相对性组成的,知觉者可以发挥自身的直接性知觉对自身的行动作出规定,寻求一种象征性满足,用自己的身体来创造现实,改变环境。

上一篇: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给我们的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