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观念的quot;真quot;及其历史意蕴(9)
2016-02-16 01:05
导读:"真"和"诚"不仅体现于父子朋友等伦理关系,而且也渗入到商业交往等日常活动。中国的商贾在商业活动中往往讲究诚信,山西的商业经营活动在历史上曾
"真"和"诚"不仅体现于父子朋友等伦理关系,而且也渗入到商业交往等日常活动。中国的商贾在商业活动中往往讲究诚信,山西的商业经营活动在历史上曾经很发达,而山西的商人(晋商)便以"诚"、"实"、"不欺"等为金科玉律;徽州的商业也曾闻名天下,而徽商同样以注重"诚"、"信"为特点。中国人常常以"货真价实"来表示某种商品的"真"或可信,它构成了商人取信于人的条件,同时又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商业活动中对"真"的追求。经商过程中的"真"或"诚",还表现在不欺诈。商业活动中的欺诈行为,总是受到普遍的谴责,而且到头来,往往使欺诈者为此而付出代价。明代的商人樊现曾自述:贸易之际,有人老是盘算如何欺诈,而他则一心以诚相待,结果,欺人者不断亏蚀,而他却一再盈利,可见天道也是讲诚信的。这位商人的反省显然具有代表性。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商业活动所推崇的观念之一,便是"童叟无欺",亦即以诚信的态度对待一切人。直到现在,反对假、冒、伪、劣仍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而与"假"、"伪"相对的,则是"真";"打假"、反伪的前提,便是对"真"的维护。在此,"真"构成了保证商业活动正常展开的观念前提。
中国历史上商业活动的原则是否受到儒家注重诚信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也许是一个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等商业原则所体现的尚真观念,与儒家对"真"、"诚"的强调,显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明清以后晋商、徽商等以"诚"、"信"为商业之本,与理学反复申言诚信原则,似乎亦存在某种历史的联系。道德实践与商业活动都关联着人的日常存在,而二者在不同的的层面都以"真"为范导原则。道德实践指向的是崇高,商业活动则展开于世俗之域,从崇高的追求到世俗的活动,"真"都作为一种现实的力量渗入其间。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个人在日常的存在既与他人打交道,又常常直面自我,在对待自我的问题上,同样可以看到"真"的观念。中国人很早就强调应当真实地面对自我。《大学》曾以"毋自欺"来解释"诚意","诚"即"真","毋自欺"(不自我欺骗)意味着以"真"的原则对待自己。中国人常以"自欺欺人"批评某些既不能真诚地对待他人,也不能真实地对待自己的人。真实地对待自己,首先要求正确地认识自己,老子说"自知者明",意即应当真实地把握自我各方面的特点,以后,"人贵有自知之明"逐渐成为中国人常用的格言。在具体的行为领域,真实地对待自己则进而展开为一种"慎独"的观念。所谓慎独,也就是过好个人的独处关。当个人独处于某种境遇时,由于公众舆论的压力暂时不存在,自我往往容易偏离某种道德规范的约束;慎独所强调的,便是在个体直面自我之际,依然保持道德的操守;它所要求的是一种真实的自我。这种以"真"律己的要求,对于扬弃人格的分裂,走向统一、真实的自我,无疑具有范导的意义。
从主体间交往中的以"诚"待人,到直面自我时以"真"律己,"真"的观念内在于个体存在的各个方面,尽管在具体的生活世界中,与真相对的伪善之举、为亲者讳、奸商行为、二面人格等从未完全绝迹,但就整个社会的价值系统而言,这些行为始终是谴责和否定的对象,而"真"则构成了日常存在中正面的范导原则。
四 "真"与终极关怀 如前所述,在字源学上,中国语言中的"真"往往又与妄相对,而具有"实在"之意。妄即虚幻不实,由妄归真,意味着追求真实的存在。
中国人很早就对道和器作了区分,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便表明了这一点。相对于道,器往往被理解为有条件的、特殊的存在,它处于具体的时空关系之中,有生又有灭。道则超越特殊时空,无生无灭而永恒存在。从对象的角度看。后者往往被视为更真实的存在;从把握存在的角度看,超越具体的器,达到一般的道,则构成了普遍的追求,对道的这种把握,同时表现为对更真实的存在的追求。从老子到《易传》,都以追问道的方式探求真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