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与中国财政经济(9)
2017-09-02 06:52
导读:(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使下岗人员在短期内有所增加,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使下岗人员在短期内有所增加,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调整也会带来相应的失业问题。从这两方面看,今后一定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将十分严峻。为了防止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这方面政府财政担负着重要职责。 1.调整财政支出分配结构,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养老保障、失业救济及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是社会保障的三道防线,与国家财政都有密切关系。特别要看到,未来中长期随着老龄人口和失业群体的扩大,社会保障的资金需求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无疑将对财政收支运行和分配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财政必须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调整现行支出分配结构,尽快使财政资金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同时相应削减行政经费和一般事业经费支出,从而真正把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财政预算的一个重要。从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社会保障制度在二战后有了很快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得到了普遍推行和强化,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且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目前一般达40%左右。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财政能力都存在很大差距,而且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无法达到西方国家那样高的水平。但从长期趋势看,社会保障支出比重不断上升已日益成为财政运行发展的一条基本和国际经验,这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因此,中国财政下一步通过调整分配结构,着力强化社会保障支出,这不仅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应该作出的一个重要战略考虑,同时也是对国际经验的有益借鉴。 2.建立国家财政社会保障预算。社会保障预算是反映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范围大小的重要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的基本内容之一。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是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监督和决算制度,对社会保障资金实行全过程监管,不仅有利于强化用款单位和基金经办机构的责任,而且有利于规范资金收支分配,改变目前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随意行为和混乱局面,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正确使用。建立财政的社会保障预算,需注意几个问题:(1)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特殊的财政分配关系,具有自身运行规律,因此,在编制预算时,必须将社会保障预算与一般政府预算分开编制,单独反映,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具体考虑,社会保障预算的收入渠道包括: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保障缴款;财政作为财政供养人员“雇主”的缴款;用社会保障基金节余进行投资取得的净收益;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回收资金;社会保障基金专户储存的利息收入;财政用于社会救济等的拨款;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补助拨款(主要用于弥补入不敷出部分)等。社会保障预算的支出包括:向保险受益人支付保险金;居民生活补助支出;社会保障机构经费开支;利用基金节余进行投资支出等。(2)鉴于目前社会保障改革处于起步阶段,各地社会保障改革进展不一,可考虑选择那些社会保障改革取得经验的地方,编制社会保障预算先行一步,然后在全国逐步推行。在社会保障资金未纳入预算之前,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要求和有关规定,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对社会保障资金实行全额财政专户储存管理。(3)财政部门不得将社会保障基金或节余用于弥补政府公共预算赤字。 3.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税在国外也称“工薪税”。一般是以企业的工薪支付额为课税对象,用来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一种特别税。大多是由雇主和职工双方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各出一部分,也有只向雇主一方征收的。现在世界上将近160个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其中90多个国家开征了社会保障税。在当前,尽快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日益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而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更加稳定、规范地筹措社会保障资金,这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资金保证。近年来我国各地和一些行业进行了老年社会保险、劳动就业保障、社会福利保险及社会统筹试点,已经摸索了一些经验,应在此基础上规范社会保障行为,并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