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上博楚简《恒先》是上苍赐予中外学术界的又一(3)

2013-06-11 01:06
导读:2、忍:忍耐,抑制,克制。《说文》:“忍,能也。”王筠《句读》:“能读为耐。”《广雅·释言》:“忍,耐也。”《玉篇·心部》:“忍,含忍也。

2、忍:忍耐,抑制,克制。《说文》:“忍,能也。”王筠《句读》:“能读为耐。”《广雅·释言》:“忍,耐也。”《玉篇·心部》:“忍,含忍也。”《论语·八佾》:“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皇侃《义疏》:“忍,犹容耐也。”《离骚》:“纵欲而不忍。”《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

3、不自忍:不自我抑制,不能不,不得不,顺其自然。《庄子·在宥》:“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帛书《经·本伐》:“道之行也,由不得已。”《列子·天瑞》:“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

4、或:读为域,宇也。《墨子·经下》:“宇或徙。”孙诒让《閒诂》:“《说文·戈部》云:‘或,邦也。’或从土作域,此即邦、域正字。”李学勤先生说:“‘域’训为界,和‘宇’意义类同,所以‘域中’、‘域外’即‘宇中’、‘宇外’,就道家宇宙论而言,系指空间。”朱渊清先生说:“《恒先》的域实际上只表明一个范围,而不是具象物质世界的宇宙。”[18]郭齐勇先生说:“‘域’是一个‘场’或‘场有’,不仅是空间,而且是时间。”皆可从。《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河上公《注》:“八极之内有四大,王居其一也。”此以“八极”释“域”。陈柱《老子集训》:“此‘域’字当作宇宙解。”

丁四新先生说:“‘域’这一概念在《老子》一书中只是给‘四大’依存和活动的空间乃至时间意义上无限敞开的一个‘场’;但无论如何,它还不是一个先天地生的存在者。它的明晰性和形而下的特性,与竹简所说‘或’的概念,明显不相类似。总之,‘或’,在竹简中可以肯定是一个混沌体,是或有气或无气,或无有或有的形上存在状态。”[19]可备一说。

5、作:兴起,行动。《说文》:“作,起也。”《诗经·大雅·常武》:“王舒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保作。”郑玄《笺》:“作,行也。”《》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周易·乾·文言》:“圣人作而万物睹。”陆德明《经典释文》:“郑云:作,起。”“恒”“太静”,“自厌”,物极必反,故“作”。《周易·序卦》云:“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

6、焉:王引之《经传释词》:“犹于是也,乃也,则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有知,焉谓之友;无知,焉谓之主。”

7、有有:后一个“有”相当于《老子》第一章“有,名万物之母”、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之“有”。

8、始:相当于《老子》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之“始”,《易纬·乾凿度》和《列子·天瑞》之“太始”。

9、往:指“始”后的无限化生过程,相当于《老子》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之“逝”、“远”、“反”。《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帛书《经法·四度》:“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事之李(理)也。”帛书《经·本伐》:“道之行也,由不得已。由不得已,则无穷。”《周易·系辞上》:“往来不穷谓之通。”《周易·序卦》:“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10、有始焉有往:与下文“求欲自复”相呼应。《周易·泰·九三》:“无往不复。”《文子·自然》:“夫道,至亲不可疏,至近不可远,求之远者,往而复反。”

【句意】作为宇宙本原的“恒”、“道”安然自足,又不自我抑制,自然而然便有空域兴起。有空域于是有元气,有元气于是有纯有,有纯有于是有太始,有太始于是有往复。刘贻群先生说,“域”、“气”、“有”等之间“只是一种次第关系,时序关系。它们也可能有因果关系,甚至母子关系,但那必须要有别的条件,必要的条件,否则我们是不能给‘焉有’以普通的‘生’的意义的。”[20]说是。

此节文字除了与《淮南子·天文》开篇“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一段颇相应合外,还可与其他一些文献互相发明。如《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一生水》:“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礼记·礼运》:“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越绝书·外传枕中》:“道生气,气生阴,阴生阳,阳生天地。”《易纬·乾凿度》:“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列子·天瑞》亦有与《易纬》相似之语。《白虎通·天地》:“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春秋元命包》:“水者,天地之包囗,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腠液也。……元气之阳为天精,精为日,散而分布为大辰。”《子华子·大道》:“一者众之字也,道得之谓太一……太一也者,无不有家,能化一以为二,化二以为三,因三以成万物。”《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夫混茫之中,是名太初,实生三气……三阳之正气于水,枢其专精之名曰太一。太一,正阳也。……水涵太一之中精,故能润泽百物,而行乎地中。”

;

※ 以上为第一章。这是重见天日的又一珍贵的宇宙论,是一种新的宇宙本根论和生成论,有着典型的思想特征,可与许多其他文献相互发明。

中国大学排名

三、[昔]者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虚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

此从廖名春先生读。有学者读为:([昔]者)“未有天地,未有作行、出生,虚静为一,若寂梦梦,静同而未或明,未或滋生。”此读固无不可,但终觉于文不顺,且“未有作行、出生”与“未或滋生”有重复之嫌,故不从。

1、[昔]者:原释文只有“者”。李学勤先生认为,“有始焉有往”“下脱去一重文号。‘有始焉有往’下断句,另以‘往者未有天地’起下一章。‘往者’意思是过去,古书常见。”有学者以“者”属上读,然诚如廖名春先生所说:“‘者’,疑为衍文。当然有‘者’也通,这样下文都是解释。但语气有点不太顺。”

上一篇:【提要】 本文探讨了刘鹗手记《〈经〉序》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