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抗与文化整合中的民俗研究学毕业论文(11)
2014-10-15 01:09
导读:4孔范今《新文学史概念提出的依据和意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第22页,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5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七七》。 6指作者的《晚清
4孔范今《新文学史概念提出的依据和意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第22页,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5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七七》。
6指作者的《晚清革命派著作家的民间文艺学》、《晚清革命派作家对民间文学的运用》、《晚清改良派学者的民间文学见解》以及写作于60年代而发表于1980年的《晚清时期民间文艺学史试探》等文章。后收入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一书中,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7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刍议》(撮要)。
8拙文《中国民俗学的滥觞与外来文化的》,收入《中国俗文学七十年》(吴同瑞、王文宝、段宝林编)第13—1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9拙文《世纪回顾:中国民俗学面临的选择》,《民俗研究》(
山东大学主办)1995年第3期;收入《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刘锡诚主编),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广东民俗》杂志主编刘志文又将其转载于该刊1998年第3、4期上。
10黄遵宪《日本国志·礼俗志》。
11参阅杨宏海的《黄遵宪与民俗学》,《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2辑,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12蒋观云《海上观云集初编》,上海广益书局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13蒋观云《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原载《新民丛报·丛谈》第36号,1903年;又见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上册),中国
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14马昌仪《中国神话学的一个轮廓》,《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序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15引自拙文《民俗百年话题》,《民俗研究》季刊2000年第1期,山东大学主办。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16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第34卷,又《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第255页,岳麓书社1985年。
17详见拙文《梁启超:第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人》,《今晚报·副刊》2002年7月9日。
18樊演《关于民俗》(1930年),见[英]瑞爱德著《英国民俗与民俗学》第320—321页,江绍原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19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0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正文篇》(最初题为《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刍议》,出版时改为此题,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刘魁立《中国民俗学会第四届理事会
工作报告》(internet网上“刘魁立”项下发布,2002年)。
21宋兆麟《中国民俗学向何处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2期有该文摘要。另以《积极开展民俗文物研究》为题,收入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化讲演集》(中国首届民间文化高级研讨班)第121—127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
22仲富兰《中国民俗学:先天失调,后天不足》,据《文汇读书周报》1999年1月16日第1版摘要。
23董晓萍《民族志式田野作业中的学者观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24据《中国报》1999年5月7日头版发表本报记者丁洁报道《十部文艺集成资料严重流失》。
25《为民间文学的生存——向国家学位委员会进一言》,《文艺报》2001年12月8日。
26江绍原《各辞典中的谣俗学论》,见《现代英国民俗与民俗学》第269—27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