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要:攀岩运动是一项锻炼综合素质的运动,不(5)

2013-06-25 01:07
导读:3.3.5 高水平攀岩运动员的培养体制不健全攀岩要求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等素质,这些素质的增长都是在自己的敏感期,这些敏感期一

  3.3.5 高水平攀岩运动员的培养体制不健全攀岩要求运动员拥有良好的力量、速度、柔韧、协调等素质,这些素质的增长都是在自己的敏感期,这些敏感期一般在几岁到十几岁之间,也就是集中在小学到高中阶段[14]。在一些攀岩运动开展较好的欧美等国家,攀岩运动员是从小训练的,而我国现在的运动员大部分是上大学以后(18-22)才从事攀岩训练的。攀岩运动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开始训练到出成绩大约需要4-5 的时间,也就是说大学生从进校开始训练已过了攀岩训练的最佳年龄,即使有一定比赛实力也已毕业了。再说,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投入训练,短期内培养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有点难以实现,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体育资源,完善“一条龙”课余体育训练体制,与省、市、地区学校、体校、俱乐部挂钩,签约联合培养协议,高校攀岩运动员的培养具有连续性,建立一支高水平运动队。
  3.3.6 科学技术的应用不充分目前我国高校办运动队在计算机管理、先进仪器设备应用以及综合学科攻关服务等方面,未能全面的发挥其应有的应用,缺乏科学手段和先进的科学仪器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监控及理化、心理的有效测试,各种技术指标难以量化和模式化[15]。因此,提高高校攀岩竞技水平,要强化科学技术,要强化科学技术在体育域的运用。
  
  4 结论
  
  4.1 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具有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宣传不到位,尚不能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4.2 高校攀岩运动尚未建立完整的教材、教学体系、许多问题要解决,这就需要校方、有关学者给予关注,是攀岩运动在校园里不断成熟发展。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4.3 高校攀岩场地设施和经费不足,这是目前高校攀岩运动现状暴露出比较辣手的问题。
  4.4 我国没有专业、系统的培养专业攀岩教师的机构,没有基本的资质认定机构,需要大力发展培养攀岩教师的机构。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和推广,主要是由攀岩教师完成的,如果我们提高了攀岩教师的水平,也就能带动更多的学生进行攀岩运动,推进攀岩在高校的发展。
  
  5 建议
  
  5.1 加快培养攀岩专业教师和教练员的培养
  攀岩运动的教师、教练员的来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高校较高的运动员任教;二是高校体育教师的短期培训(占大部分);三是高校兼教练员和运动员。这三类人员各有特点。
  第一类具有较高的运动能力和经验,但缺乏理论基础;只有第三类较为理想,既有丰富的攀岩经验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极为少数[8]。如何将这三类人的特点有机结合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教师、教练员是目前高校攀岩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培养专业的攀岩教师资力是必须和必要的。第一,要定期开设高校攀岩运动业余教练员,指导员(包括学生)培训班,鼓励女教师的积极参加,培养学生的骨干;第二,要不断创新体育知识,具备各方面的能力;第三,对攀岩技术掌握熟练,熟识攀岩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有效的措施;第四,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要拘泥于旧的模式,应采用多种形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5.2 加大高校攀岩运动的宣传力度
  加大高校攀岩运动的宣传力度,在学校通过举行各种关于攀岩运动的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对攀岩赛事进行报道,从而扩大攀岩运动的影响。随着攀岩运动科学体系的不断的发展、完善以及攀岩运动的深入,必将为更好的女生接受,成为高校校园中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充分发挥其休闲、娱乐、健身、时尚的优势来吸引青少年群体,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攀岩,认识到攀岩锻炼对体质、体能、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作用;认识到攀岩运动能够培养他们的顽强意志和创新意识,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
上一篇:摘要:尝试从仿生学和生物进化角度重新审视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