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探讨(7)

2013-07-25 01:15
导读:业体制由于诸多的原因,与我国主义 体制的要求,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一体化要求,与知识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我
业体制由于诸多的原因,与我国主义体制的要求,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与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一体化要求,与知识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改革步伐,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重构商业银行体制。
一、重构我国商业银行体制
(一)重构我国商业银行体制的基本原则
根据世界大多数国家商业银行体制的情况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我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体制的重构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
1.竞争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资源和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来进行配置,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通过竞争可以提高银行效率、促进银行改进服务质量、降低服务、降低贷款利率、加快资金周转和防止个别银行牟取暴利,银行效率的提高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好处。如果银行走向垄断,就将导致银行效率的降低,服务质次价高,将会给整个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重构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时要充分保护和发展竞争,防止垄断的产生。
2.安全原则。商业银行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商业银行的正常高效运转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而商业银行的过度竞争和个别商业银行的经营不善又会引起银行倒闭、公众挤兑,从而引起社会恐慌、人们信心丧失进而引发、经济危机乃至危机和社会危机。因此,我们在重构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时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
3.适度规模原则。适度规模是指最合理的规模,在这一规模内银行既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来进行经营,又能取得最大的边际利润。商业银行是一个企业,当一个商业银行的规模处于最合理时,它的费用会最低,而又能为客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低于或高于这一规模,银行管理费用就会提高,服务质量与种类就会下降,资金也会被浪费。同时,银行的规模大小与银行的安全有密切的关系,银行过小,抗风险的能力差,在很多国家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小银行受到的打击最大。因此,在重构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时,既要限制商业银行的规模过大,又要鼓励中小商业银行合并,使商业银行保持适度的规模。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二)重构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体系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实行总分行制和独立银行制并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总分行制,这一银行制度是银行除设立总行外,可以在国内或国外开设分支机构。这一制度的优点:一是可以使银行形成适度规模;二是可以使银行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在更大的范围提供服务。但是,缺点是容易形成银行的垄断。而我国商业银行的总分行制的形成还有其的原因,主要是由“大一统”的人民银行按区划设立众多分支机构的旧制沿袭下来的。在重构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时,应该实行总分行制和独立银行制并行。
第二,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体制虽然能保证国家对金融的绝对控制,但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难以充实,行政干预难以排除,自身的经营管理僵化难以改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困难境地的情况已经充分显现出来。实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有以下好处: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可以通过产权的明晰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重构商业银行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使政企分离的经济基础得以实现。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扩张不仅可以通过银行自身的积累来实现,而且可以通过股东的增资扩股追加资本投入来实现,这样银行资本金增长的来源可以得到保证,银行资本金可以随着银行业务的扩大达到充实,可以使银行的资本金达到《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有利于银行的规模经营和国家的金融安全。三是实行股份制是在国家控股的情况下进行的,国家控股的方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以国有企业法人持股方式,也可以以国家资产管理公司名义来形成。这样通过国家控股,既可以有效地实现国家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控制,又可以使国家取得国有资产的收益。四是实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体制可以有效地解决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问题。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股东对其自身权益的强化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者的经营形成硬约束,商业银行的经营者必须对股东负责,必须对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负责,必须通过自己的经营来取得商业银行的经营收益,来获得资产的增值,否则,股东就会更换经营者。这样可以使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商业银行。五是实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与国际惯例接轨。
(科教范文网 lw.AsEac.com编辑整理)

(三)重构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
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重构其经营机制,首先要强化和完善一级法人体制。一级法人体制是指商业银行总行为独立法人,独立行使法人的权利,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而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则不具有法人资格,各个分支机构在其总行的授权下开展经营。根据当前的情况,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成为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的同时,要明确各级经营行的经营管理权限,严格规范各级经营管理行的经营行为,实行授权经营管理制。各级经营行只能在总行的授权下严格按照律法规进行经营活动,防止把一级法人体制蜕化为多级法人体制,防止一级法人对其分支机构的失控。
第二,要强化经营效益观念,要建立以经营效益为唯一目标的经营机制。商业银行就是要把利润作 为其经营的唯一目标。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是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本质要求。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取得是商业银行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商业银行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当通过发放贷款、提供金融服务而获得利润时,商业银行取得了自身的效益;同时,商业银行取得利润时,也是其贷款发放出去并正常回流取得利息收入时,贷款的正常回流说明银行贷款产生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银行的利润是一个综合性的经营管理指标,商业银行的经营要建立在以经营效益为唯一目标的基础上。
第三,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要重构人事劳动用工管理机制,要把人事劳动管理作为商业银行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要打破人事劳动用工制度上的“大锅饭”、“铁交椅”。一是要引入市场机制,搞活现有的庞大的职工队伍,要实行考核合格上岗制度,员工实行聘用制,明确各个机构的人员数量,实行竞聘,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各级行行长实行聘任制,可以通过竞聘产生,行长要德才兼备。二是要引进人才,在社会公开招聘银行急需的、、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打破银行在进人方面的单一渠道和“近亲繁殖”,形成经营和管理人才的合理结构。三是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银行不是党政机关,要打破银行制度长期与党政机关工资制度挂钩的办法,构建银行行员工资制度。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的工资制度应该是建立在以经营效益为中心的基础上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基本的行员等级工资;另一个层次是根据各个分支机构的经营效益来确定的效益工资、奖励工资。行员等级工资根据每一个行员的工龄、学历、岗位分档确定。效益工资、奖励工资根据各个分支机构每年经营效益来确定,实行单一指标挂钩考核的办法。这样才能使商业银行的工资制度体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才能使商业银行员工真正把自己的利益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联系起来,才能使商业银行的员工真正关心和维护商业银行企业的利益,才能真正调动起商业银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四)重构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督体制
我国商业银行监督体制的构建要以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防范为目的。商业银行的监督体制要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
1.外部监督。
上一篇:论过渡期的外资银行监管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