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关键词:“两型” 创新 金融 主导
论文摘要:当前金融支持湖北“两型社会”建设在资金供给总量及结构上均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且相关奉措呈现出鲜明的政府主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为此,政府应致力于建立健釜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加快环境金融创新步伐誊拓宽环境金融服务范离以切实推进湖北“两型社会”建设。
自2007年12月24目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湖北省政府积极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湖北“两型社会”的支持作用。但从执行情况来看.成效并不明显。湖北距“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依『日相去甚远。因而,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持推动作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服务湖北“两型社会”建设的现实差距
(一)“两型社会”金融需求与金源供给的总量差翌巨
从金融需求情况来看.湖北“两型社会”建设必然促使金融服务需求总量迅速扩大。一方面,湖北正处于化后期,污染排放总量仍然较大,环境容量已趋饱和。环境治理有着庞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湖北要从目前以重工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转向以“两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体系,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其中,仅武汉城市圈重大项目,投资总规模就达12874亿元。
从金融资源供给情况来看,2oO8年,湖北全省类金融机构共7140家,其中湖北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仅有l6家。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湖北主要银行信贷规模受到总部的严格限制,而本土区域性金融机构的实力薄弱。难以满足湖北“两型社会”建设对间接融资的需求。从市场融资情况来看,各类两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现象比较普遍。从业情况来看,2o08年,湖北省保险深度为2.79%,保险密度为555-33元,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去甚远。不仅如此,由于湖北循环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股权融资渠道缺乏,且各种融资方式之间缺乏有机配合,协同效应难以有效发挥。
(二)金融服务供给与“两型社会”金融需求的结构差距
第一,金融服务资源分布失衡加剧。一是行业分布失衡。汽车、机电、冶金、化工、轻纺和建材为湖北省六大经济支柱产业.产业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重工业倾向,与此相对应,2008年,湖北全年新增贷款中有七成以上投向制造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地域分布失衡。湖北信贷资源主要集中于武汉城市圈,2O08年,武汉城市圈内新增贷款占全省的比重为80.7%,其中又以武汉市的信贷资源最为密集,呈现出鲜明的“强市弱圈”特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