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研究(7)
2016-02-11 01:05
导读:(三)内部审计方面 1、改革组建方式,取消现行一刀切的作法。除上市公司外,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由企业按自愿的原则自行组建。在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三)内部审计方面
1、改革组建方式,取消现行一刀切的作法。除上市公司外,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由企业按自愿的原则自行组建。在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要求下组建内部审计机构,才能使企业充分重视机构的设置、职员的培训和工作的开展。
2、进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设立由非经理职员组成并能制约经营者的内部审计机构,将其作监事会的常设机构,监事会领导,并赋予其向董事会或外部审计机构报告的权力。例如,广东合营有限公司(大亚湾)这方面做的就非常成功,公司明文规定应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其成立初期,总审计师每年或发重大题目时,向董事会递交审计报告。自1992年起,董事会要求审计部每半年提交一份内部审计报告。总审计师在岗位职能上对董事会负责。只有进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才能给予它发挥才能的机会,也才能进步内部审计的威信。
3、转变职能熟悉,提倡服务职能。充分利用内部审计职员熟悉财经法规制度、精通财务治理的上风,树立内部审计职员以服务为宗旨,以防错防弊、监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为手段的新的审计观念,是现阶段内部审计发展的最佳选择。例如,长江葛洲坝工程局审计处1991年对所属三个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拉了符合性测试,分析评价了这些单位1990年经济效益的主客观原因,针对有的单位治理基础工作薄弱、材料使用缺乏定额和执行分配制度不严等题目,提出了15条建议,为推动这些单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外,防错防弊的职能还体现在督促企业加强经营治理、进步经济效益方面。例如,湖北省防止总公司审计室对宜昌、枝成、江陵三户棉纺厂的经济活动和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分析和评价,查明影响效益的原因主要是企业治理不善、生产消耗过高和产品更新换代质量偏低等。针对这些题目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帮助企业制定
整改方案,并督促实施,使这三个企业从1990年的亏损63.6万元转为1991年的赢利568.7万元。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4、认清、摆正内部审计地位。内部审计不时国家派驻企业的“密探”或“哨兵”,而是企业与股东利益的***者,在不违反国家法纪的条件下,内部审计职员应处处以企业利益和投资者利益为重,努力担当好厂长经理的“法律顾问”和企业经济行为的“诊断医生”,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往赢得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公众的信任。如内部审计职员通过合同审计来帮助领导堵漏建制、加强治理,充分宣传审计成果,使广大职工和领导真正熟悉到内部审计作用,了解到内部审计并非可有可无,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地位也就不言自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