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QQ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2015-03-08 01:45
导读:教育论文毕业论文,关于QQ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QQ是网络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大学生
[摘要]QQ是网络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大学生则是QQ传播的主力军。文章分析了QQ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带来的三大挑战:QQ传播影响大学生对现实的认知,QQ博客传播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QQ群传播增加了网络舆情判别与预测的难度。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学习研究新媒体,积极运用网络人际传播;充分发挥网络的隐性教育优势,利用网络“言传身教”;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媒介和新闻的能力。
[论文关键词]QQ 网络传播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引言
关于网络传播,John December(1996)认为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基于网络的电脑中介传播”,它包括为了数据交流而发生在全球性和合作性采集的网络中,使用TCP/IP协议组和客户服务器模型的信息交换活动。在互联网和信息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传播包括网站传播、即时传播、网络社区传播、博客传播、搜索引擎传播、RSS传播等多种形态,并且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形态。在中国,以腾讯QQ为代表的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IM)传播,融即时聊天、新闻阅读、网络社交、博客、播客、微博、移动QQ为一体,已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和社会化网络的连接点。2009年,我国IM用户规模已突破2.77亿,超过3.84亿网民总数的72%,腾讯QQ以97.4%的占有率成为IM行业老大。由于腾讯强大的影响力,文章将使用QQ进行的即时通信传播称之为QQ传播。即时聊天、新闻阅读和博客(QQ空间)是QQ传播的核心内容,体现了网络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态势,而大学生是QQ传播的主力军。因此,文章关注的是QQ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对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QQ传播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QQ新闻传播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知
腾讯QQ窗口新闻和即时聊天的紧密结合,将新闻对受众的影响从“推”转向“拉”。用户每次登录QQ后,腾讯新闻窗口就会自动弹出。有研究发现,看QQ新闻是QQ用户的主要行为之一,其中,阅读首页新闻的频率明显高于阅读其他栏目新闻,而首页的图片新闻阅读频率则高居第一。目前,腾讯窗口新闻主要分为新闻、财经、娱乐、体育、汽车、视频、读书、博客、游戏、IT、购物等11个专题栏目。新闻栏目主要为各类综合新闻的汇总,财经、娱乐、体育、汽车、视频、游戏、lT购物分别为专题新闻,读书栏目主要是作品,博客则是经过选择的QQ空间(博客)内容。对大部分QQ用户来说,个人的兴趣、标题的吸引力和新闻的版面位置是决定新闻阅读行为的关键因素。
为了弄清楚QQ新闻到底给读者呈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笔者及项目组成员对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的71个图片新闻样本进行了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在报道偏向上,负面报道占46%,正面报道仅占13%,中性报道占41%;在报道内容的二级议题上,趣闻高举榜首占26%,其次是犯罪占23%,接下来是官员亲属、日常生活、社会进步、社会问题和事故,分别占10%,法制新闻最少占3%,如果将犯罪、事故和社会问题加在一起则占43%。这样的QQ新闻呈现的是一个“充满危险、问题严重”的社会现实,但这样的图景却并非是真正的社会现实。曾有学者指出,新闻媒体不是反映社会,而是“建构”社会。“新闻永远在定义与再定义、建构和再建构社会现象”,这对主张新闻真实性的新闻专业主义提出了挑战。而当新闻媒体的这种社会建构行为和网络人际传播结合在一起时,网络新闻体现出强大的建构现实的功能。其建构的影响使受众的“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差距较大,受众心中的“认知现实”则深受“媒介现实”影响。这种“认知现实”的形成,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究竟有何影响,是大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QQ空间(博客)传播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挑战
QQ空间实际上是融合在QQ中的博客形式,也是进行自我展现的最佳平台,其中腾讯窗口新闻中的博客栏目就是选自于QQ空间的博客文章。有研究者认为,博客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源的垄断地位,弱化了媒体把关人作用,造成了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趋势。对大学生QQ用户来说,他们经常在QQ空间上写日志、晒照片,或是转载影音图文,期望朋友进行关注、阅读和评论。一些质量高、可读性强、更新速度快的博客文章,往往容易成为腾讯QQ空间圈子内的关注焦点,甚至能被腾讯博客栏目推荐为热门博客,从而吸引大量用户阅读,成为网络中的舆论领袖。相比之下,很多教师还没有QQ,没有与学生加为“好友”,未能在学生的网络人际圈中出现;或是虽进入学生的网络人际圈,但只是充当看客、过客,没有自己的声音;或是远离学生网络,下课后就“消失”在人海中。
这对传统教育的权威性形成了极大的挑战。首先,学生在网络中不乏优秀的博客写手,能够在网络世界中建立新的“权威”,其言其行的影响力堪比教师;其次,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多生成为“网虫”,习惯于网络交流,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大为减少,很多教师却不善于进行网络交流,交流的时间的减少和渠道的限制自然对教育质量形成了挑战;再次,网络是自我学习的重要途径,很多学生有自己的专业学习群,可以通过网络学习超越教师的某一方面,并体现在自己的博客上。如果在这些方面教师落后于学生,那么教育权威便可能面临瓦解,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
(三)QQ群传播增加了网络舆情判别与预测的难度
QQ群聊和QQ私聊的结合,也可以成为舆论传播的渠道和舆论表达的手段,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舆论传播效率能以几何级数的增速扩散,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和更易为人接受的方式迅速传达至大多数用户。QQ传播的这种特性,增加了网络舆论监控与的难度,也增加了对事件传播社会影响的预测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