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本科教育专科化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分析(3)

2015-05-22 01:09
导读:(四)急功近利的就业价值导向引发的对毕业班的松懈 高校就业率是主管部门评估高校办学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就业率的高低是社会人士评价高校办学的

  (四)急功近利的就业价值导向引发的对毕业班的松懈
  高校就业率是主管部门评估高校办学效率的重要指标。同时,就业率的高低是社会人士评价高校办学的标杆,是高中生选择报考院校的参照。提高高校就业率的方式有直接就业、间接就业两种。直接就业是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落实工作岗位,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间接就业则是由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将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在就业人数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就业途径。对学校而言,毕业生考研成功等于就业。因此,高校对毕业班的管理更多的是放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网开一面”是毕业班管理的惯常模式。对学生而言,找到一份工作或考研成功是毕业当年首当其冲的任务。理想与现实,急切心态与柔性管理的结合,导致对毕业班的管理形同虚设,也使得本科教育的价值导向被扭曲。

  (五)教育评估“指挥棒”的牵引
  就业形势的恶化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将就业率作为评估高校和下年招生的重要依据,应该说是教育主管部门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然而,此评估办法有意无意地把高校推向了学生就业负责人和承担者的位置上,高校在保证就业率和提高就业率上必须有所作为。在教育评估指挥棒的牵引下,沿着科层管理的上下级之间权力的差距,就业率的任务由上而下分配至基层的学院或系一级组织;院系基层领导对毕业班管理的“特赦”,导致毕业班教育教学的瘫痪,亦或荒废。

  三、对策

  降格培养不是未来本科教育发展的趋势,而是本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表征方式。面对本科教育中这一不良的培养状况,要以行之有效的策略重塑本科教育的培养理念和质量标准,切实改变本科教育专科化现象,有效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一)树立整体发展观的理念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传统上,人们习惯于把数量化的指标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指标来进行分析。这存在很大的不足。教育发展目的是教育质的提高与跃进④。本科教育专科化是传统发展观下造成教育发展的假象。一旦遭遇危机,就业难的形势,必将把教育带向危机的边缘,颠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增加学生的不满。因此,必须树立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观理念,以可持续和终身教育思想重塑高等教育发展观。

  (二)确立本科教育的中心地位
  坚持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固化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努力提高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应在教师聘任、考核及职务晋升等人事政策上进行改革和完善,要兼顾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将教学改革研究成果与科研成果放在同等地位。政策由过去单纯的以科研为导向转向于向教学工作且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倾斜。本科院校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

  (三)建立“严进严出”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标准
  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差异体现在本科毕业生质量的高标准上。本科教育应保持相对的精英教育的色彩,体现高等教育“金字塔”高层的教育特征。本科教育必须担负起保证原有高等教育学术性存在和发展的责任,维护本科教育的学术标准。在传统使命基础上,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进步。质量标准应兼顾学术、社会需要和学生本人意愿等因素。本科教育的质量标准最终要落在学生的文化适应素质和道德、思想、素质上。针对我国原因、招生政策造成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的现有差距,各院校所制定的标准可有所区别,但基本的标准要求必须作为底线给予保证。

上一篇:关于对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