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10)
2018-01-18 03:18
导读:六、韬光养晦与中美关系的重新定位(1989-现在)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解体,以美苏对抗、东西方冷战为标志的两极体制宣告瓦解,世
六、韬光养晦与中美关系的重新定位(1989-现在)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解体,以美苏对抗、东西方冷战为标志的两极体制宣告瓦解,世界进入了新旧格局的转换时期。苏联、东欧的剧变及其冷战的结束,不仅改变了战后的国际格局,并使世界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和逆境之中;而且使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和重新定位的时期。与70年代初期中美和解以来的任何时期相比,冷战结束后初期的中美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倒退,降到了两国建交以来的最低点。美国国内不少人对1989年北京风波以后国内政局是否稳定持怀疑态度,并认为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中美苏大三角宣告结束,中国的重要性已大为降低。于是,美国在1989年6月北京风波后带头制裁中国,并以人权敲打中国。同年6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就中国局势发表讲话,宣布中止一切中美间军售和商业性武器出口,中断中美两国军事领导人的互访活动,对中国留美学生延长逗留时间的要求给予同情的考虑。6月20日,布什又指示美国政府采取进一步措施制裁中国,主要包括暂停同中国一切高级政府官员的互访;美国将力求推迟考虑国际机构向中国提供新的贷款。此后,美国还对中国采取了一些其他制裁措施,如布什总统于1990年2月16日签署了含有制裁中国修正案的国务院《1990-1991年度外交关系授权法案》,限制向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和继续中止中国火箭发射美制卫星等等。1991年以后,由于中国领导人沉着冷静,反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中美关系出现了某种积极变化。但是,出于美国国内斗争的需要,布什总统在其后期仍然做出一些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1992年9月2日,布什政府公然违背中美八.一七公报,决定批准向出售价值52亿美元的150架F-16战斗机。同年10月5日,布什还签署了美国国会通过的《美国香港政策法》,粗暴地干涉了中国的主权和内政。1993年1月,克林顿入主白宫以后,中美关系更是雪上加霜。他扬言对华采取强硬政策,把人权问题置于中美关系的首位。1993年5月28日,克林顿总统在白宫签署了第12850号总统行政命令,宣布延长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一年,同时开列一系列人权条件,作为1994-1995年度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条件。随后在6-8月,美国政府又制造了若干事端,使双边各种呈螺旋性下滑的态势。先有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反对在北京举办2000年奥运会,又有所谓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M-11导弹事件,继而发生了“银河号”事件,中美关系再次跌入谷底。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面对冷战后严峻的国际环境和中美关系中的困难局面,中国领导人顶住了巨大的压力和冲击,适时地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战略策略思想,机智巧妙地解决了冷战后我国对外关系和对美关系中遇到的难题,为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开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赢得了主动权。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藏拙、决不当头、抓住时机、有所作为的战略和策略思想是由邓小平同志亲自提出来的,也是他的国际战略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和深化。
首先,涉及到如何看待当时的国际局势的问题。邓小平同志从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出发,提出了三句概括性的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也就是说,要全面、客观和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冷战后的国际局势。他在一系列讲话中指出:第一,要对国际形势冷静地观察,继续观察,“总之,不能看成漆黑一团,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不能把我们说成处在多么不利的地位。实际上,情况并不尽然。”第二,“现在国际形势不可测的因素多得很,矛盾越来越突出。过去两霸争夺世界,现在比那个时候复杂得多,乱得多。”“世界上的矛盾多得很,大得很,一些矛盾刚刚暴露出来。我们可以利用的矛盾存在着,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存在着,机会存在着,关键是要善于把握。”第三,中国不许乱,中国社会主义的旗帜不能倒。“现在要放出一个信号:中国不许乱。”“告诉同志们,遇事要沉着。”“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现在的问题不是苏联的旗帜倒不倒,苏联肯定要乱,而是中国的旗帜倒不倒。因此,首先中国不要乱,认认真真地把改革开放搞下去。”“中国只要这样搞下去,旗帜不倒,就会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