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主义必须向西方学习(2)
2014-06-30 01:04
导读:一. 西方文明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战争中的效能 战争中的效能对于西方文明的发展,对于西方的崛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很多人没有说出来过,
一. 西方文明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战争中的效能
战争中的效能对于西方文明的发展,对于西方的崛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很多人没有说出来过,包括某些西方学者也不愿意说。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但西方负责任的
历史学家还是告诉了我们,西方文明的中心因素,是它在战争中的效能。有本书叫《剑桥战争史》,我认为是本很好的书,是现代人写的。这是一本很通俗的书,不是很专业化的,只是全景的描述。但它参考了西方
军事历史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这些发展(指军事方面的发展)的重大意义远远超过它的发源地。因为侵略——“武力掠夺”——在‘西方的崛起’中扮演了中心角色。在过去2500年中的绝大部分时期,不是更为丰富的资源,或更为崇高的道德价值观,也不是无可匹敌的军事天才,也不是直到19世纪才出现的发达的经济结构,不是这一切,而是陆海军的绝对军事优势,为西方的扩张奠定了基础。这种优势,意味着西方很少为成功的侵略付出过痛苦的代价。来自亚非国家的军队很少能成功的开进欧洲本土,但也有许多的例外——薛西斯、汉尼拔、阿提拉、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但他们只是获得了短暂的成功。没有一个敌人能从整体上摧毁他的对手。相反,西方军队在数量上居劣势,却能击败波斯人和迦太基的入侵并进而灭绝他们的国家,甚至伊斯兰的军队也从未成功地以西方方式在欧洲分割他们的势力范围。然而,另一方面,时光的流逝,军事力量的重新平衡关键性地促进了西方的扩张。
…………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到1800年为止,西方国家已控制了世界陆地表面35%的地区;到1914年,这个数字已增至8 5%——仅在1878年到1914年之间就获得了1000万平方英里的土地(合2590万平方公里,即在 36年里攫取了相当于近三个中国的土地)。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虽然其直接控制地区的面积急剧收缩,但西方军队仍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插手它所选择的陆地或海洋地区,这一能力为保护其附属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维持全球的势力均衡提供了帮助。这一能力曾在萨拉米斯战役(公元前480年)和拉茨菲尔德战役(公元955年)中保护了西方,也曾在特诺奇蒂特拉战役(公元1519-1521年)和普拉西战役(公元1757年)中扩张了西方的霸权。今天,或好或坏,它仍然在世界上维持着其支配地位,没有它,‘西方的崛起’是不可能的。”
这里讲得很明确,在西方崛起的因素中,军事强大占据了最中心的地位,所有其他的东西都是次要的。所以我在《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中讲过,这个世界过得好的民族都是在战争中表现优秀的民族。在战争中打不好仗,就过不上好日子。有人讲,日本不是打了败仗吗?今天不也是过上好日子了吗?我认为,日本不是个例外。日本是非西方国家当中唯一学会了西方军事传统的精髓的国家,它在战争方面的表现是极其优异的。它是在第二次大战中战败了,但在此之前,它已经利用自己在战争中的胜利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特别是人力资源;在战败之后,它又把军战效能迅速的转化为商战效能。这是它今天能过好日子的根本原因。我们中国在朝鲜战争中似乎也学会了高军事效能,但我认为我们只是局部的、暂时的学会了,很快又丢了。从整个民族来说,并没有像日本那样,真正掌握西方军事传统的精髓,所以我们还过不上好日子。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商业是跟着军事走的。我们的主流思想家有很多错误的认识,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是由于商业上的原因。比如哈耶克什么的,包括中国一些思想家们,认为商业主导一切。这种认识和宣传明显的带有意识形态的欺骗性。严肃的历史学家是不同意的。西方在其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中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商业,至少不比中国强。西方崛起的根本原因就是军事的强大,所以我们要学这个。
当然现在人们都会说,有原子弹了,还能打仗吗?可能不能打了,但是,一些原则性的东西,精神文化的实质,我觉得没有变。这些原则和实质不仅仅适用于热战,还适用于很多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