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主义必须向西方学习(7)
2014-06-30 01:04
导读:让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上。选举领导人,对重大决策进行表决,这有利于凝聚一个社群,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社区凝聚不起来,就不会有强大的战争
让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上。选举领导人,对重大决策进行表决,这有利于凝聚一个社群,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社区凝聚不起来,就不会有强大的战争效能。有人讲民族主义是一直和专制联系在一起,这是很奇怪的。我们都知道,现代民族主义的发源在法国。在这里举一个例子,法国和普鲁士作战,不是普法战争,是1792年的时候跟普鲁士的公爵布伦瑞克作战。当时法国军队被普鲁士人看成是乌合之众,而普鲁士军队当时被认为是欧洲最好的军队。当两个军队对垒的时候,布伦瑞克以为法国人在与普鲁士人面面相对时会转身逃命,没想到在普军进攻时,法国军队发出了一声雷霆般的呐喊:祖国万岁。布伦瑞克就说这仗不能打了,调头跑了。因为他知道这么大的军队,这么多的人能团结成这个样子,是不可战胜的。我想君主制国家的军队是喊不出这样的口号的,也许他们会喊“国王万岁”,可这就差远了。当时正是民主制动员了民众的力量——法国在革命时期进行的总动员,连妇女都动员了,这在欧洲君主制国家是做不到的。
罗马共和国非常的强大,在它所知道的天地当中是最强大的。除了汉尼拔的那次之外,真正让它难受的都不是外战,而是寡头的内战。罗马对付其他民族的时候,就是恺撒的劲头: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征服了,没什么话可说。
罗马共和国贵族的权利肯定比贫民大,但贫民也有很多的权利,比如保民官的设置等。公共设施那么好,不就是为拍无产阶级的马屁吗?为什么要拍无产阶级的马屁,从细节上讲无产阶级的投票权和贵族的投票权是不完全对等的,但他毕竟有投票权。罗马有很多非常现代的权力制衡制度,如是同僚制、任期制等。很多官职都是两个人,互相之间有否决权,还有保民官与执政官互相之间的制约等。只有在特殊的战争时期,罗马面临重大威胁的时候,才任命独裁官。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罗马民主制最关键性的破坏来自民主派将领马略。罗马军队当时实行的是公民兵制,就是公民大家当兵,自己自备干粮、装备,都是有产者,是小自耕农,这些人对于指挥官没有依附性,指挥官要弄别的名堂,他也不跟你走,打完仗他们就回家种地。指挥官也是如此,只是在战争时期他才有对部下生杀予夺的权力。马略是民主派,就是说他是代表下层利益的。他对与民主制的破坏在于,他虽也是为下层百姓着想(至少表面看是如此),招募了大量的无产阶级(罗马共和国有很多人变成了无产阶级,因为罗马后期,贵族、豪门对土地的掠夺很厉害,出现很多无地贫民。提比略?格拉古当时之所以提出土地改革,一个首先动机也是军事方面的,就是为了解决兵员的问题。因为农民没地了他连盔甲都买不起,招不来兵。再一个农民士兵不安心工作;为什么呢?贵族、豪门对土地的掠夺很厉害,很多农民士兵打完仗回来后,发现土地让贵族给种了,老婆让贵族给收了,贵族用的全都是奴隶种地,而不雇他们;奴隶都过得比他们好),由国家出钱把军队养起来,就是从原来的公民兵制,从小有产者的军队一下子变成了雇佣的军队。说是依靠国家,其实是依靠首领。因为士兵的生活保障和后半辈子都靠首领弄钱养着他,他自己没有财产,就丧失了自己的独立的人格,他的依附性变得非常强。马略开了这个制度上的先例,于是贵族、豪门、寡头大量养私家军队,民主制就被破坏掉了。
罗马民主制之所以出现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以前说的,当时的国家不知道搞社会福利。这是很关键性的问题。这样大量的穷人就不得不投靠贵族、豪门,没当士兵的时候他们已经投靠了。这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看
电影就可以知道,贵族家每天早上把大门一开,没饭吃的穷人就会涌进去,说些祝福的话,就有饭吃,如果有工作就给他们安排,天天如此。这就是贵族豪门办社会福利。其结果,赤贫阶级必须依附于贵族豪门。现代的民主国家绝对不会允许把办社会福利这样的大事,完全委托给豪富阶层,豪富阶层可以捐款做慈善事业,但社会福利一定是国家办。罗马民主制崩溃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不知道办社会福利对维护民主制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