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制度基础审计测试与评价(2)

2017-08-04 01:14
导读:⑸内部审核与审计控制 内部审核是指财务主管或业务职员对会计记录等经济信息进行检查核对,以确定其正 确性的控制。 如将资产和债务的实际数与帐存

   ⑸内部审核与审计控制 内部审核是指财务主管或业务职员对会计记录等经济信息进行检查核对,以确定其正 确性的控制。 如将资产和债务的实际数与帐存数进行核对; 对相关的帐证、帐帐、帐表 进行核对,并使用调节和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以增强内部控制的实效性,防止程序控制 中因时间推移而产生的疏忽和舞弊,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制度控制的系统性风险。审计控制 一般是指内部审计对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相应的会计业务所进行的监视和控制。它具 有独立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它是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4.控制路径和控制点
  控制路径是指内部控制实现的过程,通常与业务循环相对应,每一项业务循环一般又 以货币形式表现为特定的资金运动,因此控制路径也可以说是与资金流相对应的。控制点 则是指在业务活动中必须加以重点控制的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存在着发生错弊的可能性, 所以在这些环节必须设计控制措施,以防止错弊的发生。一般控制点通常与资金状况的变 动点相一致,而关键控制点一般则与资金流转过程中的权属变动点相对应。   二、制度基础审计的基本概念
  内部控制系统是单位内部在实现治理目标过程中建立的各项内部控制要素的总和,这 是一个有机构成的整体。就企业而言,从完全控制的观点来看, 这一系统通常包括:行 政治理控制、生产治理控制、质量治理控制、供销治理控制、劳动治理控制、财会治理控 制、情报信息反馈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等子系统。
  制度基础审计是世界各国审计职员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审计方式,它是指审计职员的 工作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和评价基础之上的一种审计方法。具体而言,它要对 影响经济活动公道性、正当性和有效性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查、测试和评价,以确定审 计的范围和重点,并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采取防范措施和改进办法,从而使单 位的经济活动在健全、有效和公道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下,取得良好的预期结果。具有 审计职能的组织机构(包括国家审计机关、部分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以及具有规定资质的会 计师事务所)是制度基础审计的主体,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内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要素,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客体。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制度基础审计以国家、政府治理机关、上级主管部分及本单位所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指标标准等规范性文件为审计依据,重点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各个主要控制环 节,目的在于发现控制制度中的薄弱环节,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找出发 生的根源,这种审计方式可以发现一些工作设置和工作程序中的错弊和不公道现象,进而 可对相关题目实施审计并就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题目提出建设性意见。制度基础审计是适 应现代治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的审计方法,它区别于传统的帐项审计,是审计发展 的更高阶段。帐项审计是用传统的审计方法,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为对象,对相关的 帐目进行审核,以检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 经济业务量也日益增加,传统的帐项审计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科学治理的需要,大量 的审计实践使审计职员逐渐熟悉到:企业会计资料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的正确性直接受制于 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内的各项基础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公道性和有效性,因此采取了 以对内控制度的测试与评价为内容的制度基础审计这种科学的现代审计方式。它是结合抽 样审计方法对内部控制系统通过调查了解、初步评价、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等步骤全 面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公道性和有效性,从而不仅可评估内控制度的可靠程度及 实施审计的风险程度,而且为实施审计做好了必要的前期预备工作。
  同时制度基础审计也不同于以后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风险基础审计,后者是在对内 部控制制度测评后,着眼于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价,以确定在可承受的误 差范围内实质性测试或实施审计的重点、范围和水平。它使用了大量分析方法,且贯串审 计全过程。我们同意这种观点:即风险基础审计还只是一种观念上的审计,在审计实务中 并未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程序在审计实践中已得 到或将会得到非常广泛的运用。  三、制度基础审计的基本程序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重构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