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基础审计测试与评价(5)
2017-08-04 01:14
导读: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实物形态的资产。其来源主要包括:购置、自行建造和投资人投进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实物形态的资产。其来源主要包括:购置、自行建造和投资人投进等。固定资产购建业务部分及基建、设备、机修、技术和会计等部分,一般应对以下的内控环节进行检查测试:
①是否建立固定资产内控制度,明确不同的授权批准权限。是否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年度预算和计划制度。
②固定资产投资是否由生产部分或其它被授权部分提出书面申请,并编制购建
计划书、项目
可行性报告、设计任务书和项目预算书等书面文件,并经企业分管领导批准。
③是否由设备部分、基建部分具体负责实施工作,在进行资产购建、工程承包或发包时是否经签订条款齐全的正当合同。
④固定资产竣工后,是否由独立的验收部分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和项目竣工结转通知单。会计部分结转时是否分清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否未予扣减。
⑤固定资产是否建立回口分级治理制度,各职能部分是否分设台帐和明细帐,并定期进行核对。
⑥是否有专职的部分或职员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护保养和大中修理工作;会计部分是否正确列支大修理用度;各职能部分接受外来修理劳务时是否签订合同。
⑦固定资产减少是否经技术部分鉴定或有关职能部分的审核,并办理授权批准手续;固定资产挑唆手续是否健全,并建立严格的门卫治理制度。
⑧是否定期盘点固定资产,编制盘点清单,形成书面报告,以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毁损、报废、封存和不需用等情况。对于具体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主要可以分为固定资产购置和固定资产处理两个关键环节。
大学排名 ⑴对购置固定资产内控制度的测试要点:
①测试固定资产购置的计划和预算,包括对专项工程和基本建设项目的购置预算控制是否公道、可行。
②测试购置预算控制中的职务分离制度是否落实。
③测试列进计划的购建项目是否有需求部分或单位的申请,并是否经职能部分和领导的审核批准。
④测试固定资产购建的预算计划的制定是否有配套的资金渠道,是否存在项目已到,资金仍不落实的情况。
⑤测试项目可行性报告的内容是否真实、可靠,是否由生产、技术、工程财务和审计等职能部分分头把关和审核。
⑥了解固定资产的购建预算计划和各单项的审批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项目执行人(责任人)是否同审批人有重叠的情况。
⑵对处置固定资产内控制度的测试要点:
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和内部转移。
①测试是否建立处置固定资产的各级治理部分,并明确和落实各自的处置权限。
②测试固定资产报废和转移是否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和权限执行,报废处理是否经过技术鉴定,盘亏处理是否经过批准。
③检查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在会计核算中是否将变价收进与固定资产净值的差额作为单位的营业外收进或营业外支出处理。
④对固定资产的转移(包括单位内部转移)检查其是否做好各部分间同步的登卡和登帐手续,是否按规定手续办理转移。可对固定资产转移项目的帐、卡、物实行抽查,以检查其符合制度的程度。同时检查其在会计核算中是否正确登记
和核算。
2〉对存货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存货是拥有的,经过生产制造,终极以产品对外销售的在储备阶段和生产周转过程中的各类实物形态的活动资产,包括原辅材料、备品备件、外发加工材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和产成品等。存货在企业流转过程中一般经历采购、领用、生产制造、外发加工、完工进库、销售出库、期末盘点以及废次材料和半成品的处理等阶段。由于存货对企业活动资金的占用数额很大,因此存货的内部控制是企业活动资产控制的重点之一。 存货控制的流程一般分为:采购控制、外发加工控制、收货验收控制、完工成品控制和存货的计价、保管控制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