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学研究述评(2)
2017-09-14 01:10
导读:78年,***时期非农产业停滞时期,但城镇知青下放办了一批工厂,在实现农业机械化 的口号下,出现社队农机修造网;⑤1979年以后,非农产业大发展时期
78年,***时期非农产业停滞时期,但城镇知青下放办了一批工厂,在实现农业机械化
的口号下,出现社队农机修造网;⑤1979年以后,非农产业大发展时期,第一次实现了
多种所有制并存。农村非农产业为外部市场生产的比重迅速进步。非农产业中第三产业
发展迅速。
3.新体制下非农业化出现了以下特征:第一,改革以来,我国非农产业的吸收农村
劳动力的能力空前进步,到90年代中期对新增劳动力的吸收能力达82.7%;第二,农村
成为吸收非农业劳动力的主要区位,就全国而言,农村吸收的比重为52.5%,城镇吸收
比重为47.5%,不同地区又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农村吸收为主,一是以城镇吸收为主;
第三,在地区分布方面,沿海非农化速度大大高于全国水平,特别是大量吸引外资的省
份,其非农劳动力增长速度最快;第四,对劳动力吸收渠道增加,全民所有制单位以第
三产业为主,集体所有制单位以第二产业为主,个体私营经济以第三产业占尽对上风。
但全民与个体的第三产业不同,前者多为正式的、现代的经济部分,后者则是非正式部
门或传统部分居多;第五,由于城、镇、乡行政区划变革,非农产业的空间格式有了变
化。全国非农劳动力向市镇管辖区域集中,同时市镇辖区内农业现代化程度得到加强。
相对于产业化和非农化水平来说,我国城镇化是滞后的。研究者们对滞后的原因作
了探讨:第一,城镇商品粮数目限制;第二,城镇住房的限制。在城镇住房的产权方面
,以企业产权为主,这种以企业为主的单一的住房体制使住房投资来源受限制,进而阻
碍了住房的发展;第三,产业结构的限制。我国的产业是以重产业为中心的,这种重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业结构严重阻碍了城镇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第四,城镇所有制结构的限制,在资
金投进一定的条件下,城镇集体所有制吸纳的劳动力多于全民所有制,个体所有制吸收
的劳动力要多于集体所有制;第五,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限制。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结
构的产值结构都明显低于同类发展中国家,这与夸大城市的生产性质有关;第六,产业
分布分散化的限制,全民办企业,三线建设,直至今天的遍地开花的山村产业。第七,
城镇基础滞后的限制。
影响城镇化的另一大方面是农业基础,高速的城镇化必须以农业劳动生产率进步为
条件,否则这种高速的城镇化就缺乏基础,有时甚至会在高速后出现倒退,即有效劳动
力向农村的逆向转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
民在比较利益驱使下,大量流进城镇,流向非农产业并且失往对经营农业的爱好。而平
分土地的经营体制又阻碍了土地的流转。这样,一部分种田农民出于职业保障的考虑,
粗放地经营农业,而另一部分种田能手又苦于没有土地进行适度的规模经营。这种分散
、粗放的耕作方式,必然阻碍农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城镇化的速度。目前这方面的主要
题目是:①伴随劳动力转移而没有形成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使新技术难以采用;②亦
工亦农的农民对经营农业丧失爱好,对农业的投进减少,这不利于土地肥力保持和农业
劳动生产率的进步;③在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农村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进减少,农业基
础设施明显退化。关键的题目是让一部分农民实现彻底的职业转换。
农村城镇化相对滞后于非农化,还可考察非农产业的积聚形式。在县域范围内,由
于分散的产业化和非农化道路,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并没有带来人口的经济活动的集聚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也就是说,非农化与城镇化不是同步发展的,大量的非农化是在农村城镇以外进行的
。从区位角度考察非农产业的分布,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具有很大程度的地缘性和血缘性
。镇、乡、村办企业主要受地缘关系束缚,主要表现在:①社区政府是治理集体企业的
实体,起着类似于控制公司的作用,拥有对企业的人事权、投资权和生产计划权等;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