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2017-09-16 06:49
导读:理工论文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韩〓俊a、改革前我国农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特点
韩〓俊
a、改革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扼要题目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还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大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
。1952年产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只有25.3%,产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
有6%。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经过短暂的战后经济恢复阶段以后,进进了大规模的产业建设
时期。由于原苏联模式的影响和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的需要,我们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战略,到70年代末,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人均收进水平很低的条件下
,实现了产业化发展的阶段性跃升。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7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商品生
产增值的比重已高达51.6%,进进了“半产业化国家”的行列①。
国际经验表明,伴随着一国由农业国向半产业化国家的转变,劳动力源源不断地由农业转向
制造业及相关部分,社会就业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国产业化的发展则展示了一幅与这
一普遍规律大相径庭的图景:在产出结构急剧的同时,社会就业结构则呈现出惊人的超稳态
现象。1952-1978年期间,我国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份额由45.4%下降20.4%,而同期劳
动力份额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只由83.5%下降到73.8%,均匀每年仅下降0.47%,而农业产
值份额年均下降速度为3%。
为了把握就业结构变动与产出结构变动的相互关系,我们在此引进结构偏差系数的概念,其
计算公式为:
sei=spi/sli-l(i表示部分)
式中sei为结构偏差系数,spi为部分产出构成百分比,sli为不业构成百分比,用它可以反
映说法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处于均衡状态;结构偏差系数为零时,就业结构与产出结构处于均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衡状态;结构偏差系数为正值,表明就业份额小于产出份额时的结构偏差;为负值时,则表
示就业结构份额大于产出份额时的结构偏差。根据何道峰等人有计算②,我国农业就业的
结构偏差纱数1952年时为-0.3,此后呈不断扩大趋势,1977年扩大到-0.54。从国际比较看
,英、法、美等国家,农业就业的最大滞后系数在-0.3以内,日本和南朝鲜最高也在-0.4以
内。这种情况表明,中国就业结构的不仅严重滞后于产出结构的变动,而且,从50年代到70
年代,这种滞后状况大大恶化了。
就业结构异常滞后于产出结构的变动,表明在建国后长达近30年的时间内,我国农业劳动向
制造业及相关部分的转移,从结构意义上讲,是相当微弱的。当然,这是从总体意义上讲的
,从这一时期不同阶段的情况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还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
1、第一阶段(1949-1957年)。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超经济气力控
制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产业部分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
6万人,产业部分新增的职工,尽大部分是从农村招来的。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享有较充
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固然当时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于农村,但在1950-1957年城
市人口增加总量中,机械增加占到了60.8%。同时,在这一时间,农村居民在农村内部也有
充分选择就业的权利。据估计,在50年代,农村各种专业手产业者约200万人,而兼营商品
性手产业的农民约1000万人。
第二阶段(1958-1963年)。这一时期,在政府超经济力的干预之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
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产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