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诉讼法毕业论文范文-刑事诉讼中财产权的保障
第一章 人权、财产权与刑事诉讼
一、人权
(一)人权的概念
人权的概念最早由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公元前496年-前406年)提出,人权的内涵在 17、18世纪的伟大启蒙思想家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理论后得到丰富和发展。时至今日,学界仍未有统一的人权概念,一般来说,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根据联合国《国际人权宪章》对人权的分类,人权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一类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主要是指:生命权;人格尊严权;不受酷刑和不人道待遇权;不受奴役权;不受任意逮捕或拘禁权;告知权;无罪推定权;不强迫自证其罪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迁徙自由权;言论自由权;和平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权;参政权等。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主要是指:工作权;财产权;休息权;男女同工同酬权;参加和组织工会权;罢工权;享有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等。
(二)财产权与人权的关系
1. 财产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财产权与人身权一样均是权利主体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财产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指与主体的人身密切联系的、主体对物的不可转让的、不可剥夺的支配权。[1]财产权的存在,是以资源的稀缺为条件的:第一,财产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作为一种基础性权利,财产权构成了人生存之基础。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源泉,而财产权则是确保生命权的主要手段,因为人要维系其生命,就必须努力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资料,然而外界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却可能诱发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为避免这种纷争和冲突的发生,通过财产权的创设来确认和保障各人占有、支配其劳动成果的权利,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分止争。第二,财产权是人类社会发展之基础。首先,就社会经济发展而言,财产权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转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其次,就社会政治发展而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财产权同样是推动人们进行制度创新的助推器。保护产权就是保护人权,人们获得财产,并不是完全为了自私的目的,也可能是为了帮助他人和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没有产权,就窒息创新,导致浪费和懒惰。[1] 诉讼法毕业论文范文-毕业论文参考网整理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 财产权是人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台湾学者陈新民先生曾指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必须依赖外界之物质,以维系其生命”。这种拥有、掌握外界的物质,就是所谓所有权制度的雏形。财产权是人类谋求生存、建立和拥有家园的权利,是生命权利的延伸,也是生命权最基本的保障与公民个人自由的坚强壁垒。正因为财产权具有对抗国家权力的政治功能,它成为其他政治权利孕育的温床。公民的其他政治权利如言论、出版、结社、宗教信仰等的行使,皆以财产权得到保障为前提。在西方政治理论中,财产权被视为“最根本之自由”,认为“仅于其获得保障,不受独断之剥夺后,生命及自由始有存在之价值。”[2]同样清楚的是,财产的占有,促使人在思想上和精神上要求言论、出版和宗教自由。财产权在对抗国家权力侵犯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方面的独有功能,与现代宪政民主政治制度相契合,被誉为宪政民主的基石,是人权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二、刑事诉讼与财产权
(一)刑事诉讼对财产权的保障性
刑事诉讼法一直被称为“应用宪法”、“宪法的施行法”,刑事诉讼法同宪法的紧密联系,决定了刑事诉讼法必然担当着守护公民基本人权的重任,其中当然包括保障公民财产权。刑事诉讼的广义之说是指所有以落实国家刑罚权为目的的活动,不但审判阶段包括在内,而且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甚至执行均被纳入其中。[3]诉讼作为一种机制,乃公力救济之一种。“公力救济”一词与“自力救济”相对称,含义是“权利被侵害时依国家权力以救济之方法也” 。[4]诉讼是国家专设的裁判机关对产生了纠纷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依法律授予的权力加以调整,避免因私人报复而产生冤冤相报之残酷、混乱之局面。国家理性地将刑罚权收归国家加以垄断,即“刑罚之权力,唯国家方得行使之”。[5]国家垄断了刑罚权,就要负起相应的义务。正如德国学者罗科信所言,国家因拥有此独占的刑罚权,禁止私仇私了,也因此负担起了三项义务:一是承担保护国民的义务;二是设立国家对违法者进行侦查及审判之法令;三是经由诉讼之终结确定来实现法和平。刑事诉讼一大功效便是行使国家刑罚权,通过惩治犯罪来履行对财产权保障的义务。侦查机关有效的行使侦查权,及时对案件进行有效的查处,通过对涉案财物的搜查、扣押和冻结保证了财产存在的稳定,使国家公民的财产权受侵害得到相应减小和有效控制,审判活动后的裁决又给出涉案财物的所有权归属,同时对犯罪分子科以财产刑亦是对财产权的合法有效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公权力对公民生命权利的保障力度的加大,针对财产的犯罪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大量经济犯罪(行受贿、毒品犯罪)的涌现给公私财产权带来严重威胁,只有通过刑事诉讼对此类犯罪进行严厉的惩处,才能切实保障财产权。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