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一般人心目中,章士钊(1881~1973)是(8)
2013-06-21 01:18
导读:[xxxiv] 章士钊:论政本,同上第3卷第147、148页。 [xxxv] 章士钊:言论自由与报律,《全集》第一卷第459~460页。 [xxxvi] 宪政编查馆奏考核报律折,刘哲民编:
[xxxiv] 章士钊:<论政本>,同上第3卷第147、148页。
[xxxv] 章士钊:<言论自由与报律>,《全集》第一卷第459~460页。
[xxxvi] <宪政编查馆奏考核报律折>,刘哲民编:《近现代出版法规汇编》第35页,学林出版社1992年上海。
[xxxvii] 章士钊:<言论自由与报律>,《全集》第1卷第461、460页。
[xxxviii] 章士钊:<论报律>,《全集》第2卷第68、70页。
[xxxix] 章士钊:<论湖北省议会议决没收汉冶萍公司事>,同上第391~392页。
[xl] 章士钊:<临时约法与人民自由权>,同上第85、86页。
[xli] 同上第86~87页。
[xlii] 章士钊:〈怪事〉,《全集》第5卷第28页。
[xliii] 章士钊:<党治驳议>,《全集》第6卷第278页。
[xliv] 章士钊:<在野党>,同上第324页。
[xlv] 章士钊:<党治驳议>,同上第280页。
[xlvi] 章士钊:时评,同上第346页。
[xlvii] 同上第280~281页。
[xlviii] 章士钊:<时评>,同上第312页。
[xlix] 章士钊:<党治驳议>,同上第282页。
[l] 章士钊:<章士钊辩护词>,《全集》第7卷第149~150页。
[li] 章士钊:<致刘少奇>(1967年3月),《全集》第8卷第418页。
[lii] 同上第419页。
[liii] 章士钊:<新时代之青年>,《全集》第4卷第111、114页。
[liv] <记章行严先生演词>,《全集》第4卷第154、155页。
[lv] 章士钊:<东西及其——答梁漱溟>,《全集》第5卷第86页。
[lvi] 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同上第213页。
[lvii]<章行严在农大之演说词>,同上第404页。
[lviii] 章士钊:<农国辨>,同上第267、269页。
[lix] 章士钊:<文化运动与改良>,同上第145页。
[lx] 章士钊:再论非党,同上第264~265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lxi] 章士钊:<论代议制何以不适于中国>,同上第169页。
[lxii] 章士钊:<业治与农>,《全集》第4卷第201、206页。
[lxiii] 章士钊:<农国辨>,同上第267页。
[lxiv] 章士钊:<文化运动与农村改良>,同上第146页。
[lxv] 章士钊:<农村自治>,同上第149页。
[lxvi] 被时贤赞誉体现着现代性的杜亚泉在上力主中国“以自给自足为主旨”,“凡可以手工制作者,勿以代之。”(〈工艺杂志〉序,〈东方杂志〉第15卷4号)。梁漱溟则坚决反对算帐的生活,说“最与仁相违的生活就是算帐的生活。”(《东西文化及其
哲学》);到了提出《乡村建设理论》的时候,几年前肯定过的与科学也要坚决剔除了。张君劢认为:“现代欧洲文明之特征三:曰国家主义,曰政策,曰自然界之知识。”是必须冲破的“三重网罗”。要抛弃“谋利之工商”,回归中国传统的“寡均贫安政策”。(〈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如此等等,都是与现代性背道而驰的。
[lxvii] 章士钊:<在上海
暨南大学商科欧游之感想>,同上第159页。
[lxviii] 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同上第217页。
[lxix] 章士钊:<农治述意>,同上第346页。
[lxx] 章士钊:<业治与农>,同上第202页。
[lxxi] 章士钊:<再论非党>,同上第262页。
[lxxii] <记章行严先生演词>,同上第157页。
[lxxiii] 梁漱溟:<访章行严先生谈话记>,《全集》第7卷第117页。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