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皮革企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出现了竞争力提升的瓶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产品成本不断提高、技术性壁垒与贸易摩擦频发、发展中国家同行的竞争、国内服装大企业挤占市场份额、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等等,而且在2007年俄罗斯禁止了外国人在俄市场内从事零售业,2007年7月财政部又规定了取消皮革行业的出口退税,原材料上涨和缺少品牌优势,各环节管理欠佳、各环节的附加值低等以及国家各种政策的限制,同时国外的皮革企业迅速崛起,如印度皮革业发展速度快,产品结构和档次与中国相似,日前已经成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最强劲竞争对手之一,多种原因使得我国的皮革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皮革企业当前已进入竞争力提升的“拐点”。海宁被称为“一张皮”年产超百亿,皮革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成为了海宁的支柱产业,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制革,皮革加工,皮革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支柱性产业,海宁皮革是全国皮革的龙头,硖石镇已建成皮革工业园区、皮革服装城及皮毛市场等,拥有蒙努、卡森等规模企业,周王庙镇拥有富邦、长虹、宏洋、兄弟、猎马等规模企业,长安镇拥有雪豹等规模企业,皮革加工占据了皮革产业的大部分。据调查海宁每平均1.3s诞生一件皮衣,平均3s产出一只票夹,平均48s制成一只牛革沙发套,全市皮革皮件业总产值高达130亿元以上,年产皮衣2500万件(套),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①。据调查,海宁2005年年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为1795304000元,而皮革类企业的利润就达到了586884000元,占总利润的32.7%,2006年利润总额1600920000元,皮革企业为854075000元,占总利润的53.3%,皮革企业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2005年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的工业皮革企业总共有114个,亏损个数为15个,亏损率达13.2%,2006年企业130个,亏损30个,亏损率23.08%②,其中还没有包括小型企业大部分亏损,近两年来皮革企业的亏损额和亏损企业逐年增加,许多企业面临竞争力变弱和竞争力无法提升的情况。海宁皮革是皮革行业的代表,对它研究从而得出的结论在皮革企业中具有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