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制度生产力的体系及其测度(6)

2015-10-16 01:15
导读:然而,一种制度构架一旦建成,就有一种自我固化的趋向,而要自我更新是非常不轻易的。由于,任何一种制度构架,都体现着一定的利益格式;在这种格


然而,一种制度构架一旦建成,就有一种自我固化的趋向,而要自我更新是非常不轻易的。由于,任何一种制度构架,都体现着一定的利益格式;在这种格式下就会天生相应的既得利益团体和自我维护的意识形态或制度文化,从而呈现出利益刚性和制度的路径依靠。假如社会缺乏警觉而陷进制度的僵化,固步自封,自我沉醉,那么既得利益团体盘根错节,就会衍生为社会的肿瘤和癌细胞,制度就成为窒息人们创造力的桂格。一方面,人们有着强烈的制度更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制度更新的供给函数为零,从而严重失衡,就会把社会推向积怨日深、危机四伏的深渊!20世纪80年代,中国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后来的赎买政策、小平同道的“不要争论,先干起来再说”、三个“有利于”标准等,都是打破观念的、利益的制度失衡僵局、推动制度变革的英明之举。

但是,一个富有生产力的制度结构,应具有正常的自我更新的能力,而不应直到严重失衡时往期待历史壮举。这需创造了列条件:

(1)在社会大系统内,应有一个对现实制度运行进行审阅、评判的预警系统,它由相对独立的思想或学术系统和新闻***系统构成,以帮助人们进步对制度的科学熟悉水平,打破人们对某一具体制度的迷信和崇拜。由于,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尽对的、永恒的,而是有缺陷的、有局限性和历史性的。所以,一个制度的相对上风,不在于是否有题目,而在于能否及时地揭露题目、解决题目,及时地进行自我更新而防范出现类似的题目。一个极真个例子,19世纪,万恶的资本主义加速机器的运转,把大量工人甩向街头和赤贫境地,而不时陷进生产相对过剩的大危机,眼看就要灭亡。但是,由于有连绵不断的各种学派的纷争,时刻都在给它挑毛病、开药方,使它能在各派观点中得到鉴戒和警醒,吸收养分,及时采取措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体制层面、程序层面不断地进行制度更新而进步免疫力。所以,它至今尚未灭亡,还有发展活力。相反,历史上的中国,随着百家争叫局面的消失,正常的制度自我更新或演进的能力也就丧失,要么是万马齐哈的“平静”,要么是简单的改朝换代,从而由古代的兴盛走向了近代的衰落。可见,一个相对独立的预警系统促使制度不断自我更新,是使一个制度保持后续活力的奥妙所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在制度的更新上,要打破利益刚性和路径依靠的樊篱,就必须更多地把制度创新的主动权交给千姿百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千千万万企业、团体和个人,然后将他们富有生气的制度创新加以总结、法律确认和推广,纳进同一的制度系统。由于,人们的创造力在质上、量上都是不同的,而且发展更是不确定的,所以没有谁比人们自己更清楚:什么样的制度架构最适于发挥、发展自己的创造潜力,也没谁比他们对制度优劣的感知更直接、更敏感。因此,应由最直接的实
践者把握具体制度安排的创制权和选择权。历史上,最初的货币、会计记账法、贸易惯例、作坊、公司,到现代中国的家庭承包制、股份合作制等,都是人们自己的创举,都是适合人们创造力发挥、发展的需要而生发的。

(3)要保持和进步制度自我更新的效能,就必须围绕更好地保障和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在不同区域、不同组织团体间开展体制、程序层面上制度的自由创新和竞争。由于,制度回根到底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设置出来的,是人们理性的产物;而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即任何人群或个人的理性,都要受到日益细化的专业化分工体系中有限的知识、经验、经历和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所代表的利益的限制。所以,任何具体的制度安排总是有局限性和片面性的。这就需要让人们根据共同的制度基本规则的大框架的方向性指导,为发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和潜伏利益而自动地进行制度创新,在竞争中表现出不同的生产力,从而比较、鉴别、选择和优化更新,使制度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地与人自身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断地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也许,同一时期,不同人群的创造力的素质和条件不同,需要不同的具体制度构架往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他们可以在横向比较中进行选择、互补和创新;或者,同一人群在木同时期创造力的素质和条件发生了变化,而需要不同的制度来为其创造力的发挥提供相应的活动框架和发展空间,他们可以从纵向的参照系上进行自动的选择和创新。因此,关键的是要有制度竞争的市场,由市场绩效来评判一种具体制度(体制、程序)的优劣,来发现更好的制度安排,传播有关更好制度的知识,进步制度更新的水平。
上一篇:西躲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因素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