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世行: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7)

2017-10-02 06:51
导读:为了建立这样一个法律和监管框架,可能至少需要起草两个新的条例,一是为直属和独立事业单位制订相关规则,二是明确定义非营利机构并制定有关其运




  为了建立这样一个法律和监管框架,可能至少需要起草两个新的条例,一是为直属和独立事业单位制订相关规则,二是明确定义非营利机构并制定有关其运作和监管的规则。由于现行《民法通则》界定了四种法人形式,有可能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以便为起草这两个条例创造法律基础。

  从长远来看,为了保证提高效率,中国应该考虑进一步非营利机构,使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在服务提供上与其他机构开展竞争。采取的步骤包括修改税法以鼓励私人为非营利机构提供资金;建立认证机制,使非营利机构能够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上获得公共资金。政府也应当在公务员系统内部培养管理人才,以便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逐步下放更多的自主权。

  扩大私营提供者的参与。第三,政府可以进一步拓宽私人提供公共服务的选择范围,包括企业提供和非营利机构提供。这首先要求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法,从更长远来看,政府采购法需要进一步修订。为了使政府部门做好足够的准备,有效地通过合同进行发包并监督合同的执行,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通过分立和合并,重组事业单位。第四,通过拆分和合并,对事业单位进行重组。只要有可能,一个事业单位行使的多种服务提供功能可以拆开,分散到多个事业单位,以便建立更加专业化的组织体系。商业性功能可以划分到即将剥离和转企的事业单位。乡一级的小型事业单位可以考虑合并,以实现规模经济,比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事业单位。

  4)加强问责机制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事业单位在预算拨款减少的同时所获得的自主权需要有问责制度与之相匹配,监督这些资源的使用过程以及使用这些资源所取得的绩效。如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提出的问责关系框架所显示的(图2.1),服务提供者的问责机制通常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建立(参见世界银行,2003):第一种途径是服务提供者和客户之间在市场上的互动。如果客户拥有足够的权力,他们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使服务提供者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一般是通过在相互竞争的提供者中进行选择以及通过参与服务提供的管理来实现的。第二种途径需要政府扮演关键角色,它对服务提供者进行问责,同时又对公众负责。在政府和服务提供者之间,合约(明确的合同或默认的协议)是问责的主要工具,而对政府本身的问责则是通过公民的民意表达来实现的。无论哪种途径,服务提供者的内部治理结构对问责机制的正常运转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中国的特殊情况,事业单位改革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加强问责制度的目的。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建立并有效实施绩效管理合约。首先,通过与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以及事业单位建立并有效实施绩效管理合约,可以建立更好的问责制度。在政府内部,中央政府可以为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单个事业单位建立服务标准,包括明确每一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和最低服务标准。在事业单位和负责监督事业单位绩效的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资源协议,明确绩效标准,明确预算和自筹资金的使用规则,包括预算和财务管理。为了更好地根据标准进行绩效评估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政府需要重视监督和评估方面的能力建设。绩效管理的机制包括与政府拨款挂钩的检查和资格审查制度,以及公众参与的监督和评估,例如通过记分表、排名表等类活动。

  强化财务责任制度。第二,强化财务责任制度也十分重要。在机构层面,建立更好的财务责任制度的一个基本步骤是在所有事业单位中逐步推行完整的成本核算概念。其要害是把所有的公共资源投入都包括在成本核算和报告制度之中,主要是土地、固定资产、各种政府补贴、税费优惠、无形资产等。这样做的目的是清楚地显示,在特定时期内究竟有多少公共资源投入到了某一事业单位。“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需要进行重大改革以建立一个有效的框架。(注:2004年末,财政部内部成立了两个新的处室处理这个问题。)教育、医疗等关键服务向用户收费的行为应受到限制。直属事业单位不应被授予向银行贷款的权力。要求享有向银行贷款权力的独立事业单位必须为潜在的风险做好准备,包括清算和倒闭。对那些实质上无法进入清算和关闭程序的事业单位(如那些“重要得无法关闭”的单位),不应该授予其向银行贷款的完整自主权。任何事业单位的贷款都应得到财政部或地方财政厅局的审查和批准。
上一篇:直面信用缺失 重建信用体系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