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8)
2017-10-02 06:51
导读: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第三,人事和薪酬制度的改革是改善激励制度的关键。根据上面提到的服务标准和资源协议,每家事业单位都应审查它的职工情
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第三,人事和薪酬制度的改革是改善激励制度的关键。根据上面提到的服务标准和资源协议,每家事业单位都应审查它的职工情况并考虑分流和重新确定岗位,包括提前退休和自愿分流。需要设计一个现实的改革计划,消除违规违法的收入,规范其他收入,清理所有的非正式工资、奖金和其他报酬。
赋予客户权力。第四,可以通过赋予客户权力来改善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使公众参与到公共服务提供的监督评估过程中来,是赋予客户权力的一种方式。如果客户评估已经在相当的规模上展开,改善方法、提高质量、增强评估的独立性、出版评估结果,这些都能够促进服务提供者的竞争,通过提供者的竞争来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其他国家使用过“公民表”、“记分卡”和“排名表”等工具来对提供者进行比较。(注:公民表中包含明确的关于服务标准的提供者承诺。记分卡是一种工具,可以根据目标绩效标准和客户对服务质量的看法评估服务提供者。排名表把等服务提供者按记分卡成绩排名。地方政府的排名表也可根据地方政府在一系列服务中的绩效做出。)通过改变付费方式,即从直接补助提供者(如学校)转向补助用户(如家长)并允许他们选择提供者,在提供者中引入竞争,也是值得考虑的措施。医疗保险的试点中可以引入这样的机制,在教育领域也可以这样做,如建立一个专门针对某一特定群体的儿童(如农民工子女)的基金,按学校接收这些儿童的人数付给其补助,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在监管方面,政府可以考虑一个行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审查服务市场的可竞争性,搞清楚有哪些垄断力量以及从政府那里获得的或明或暗的特权,根据特定行业和特定地区的具体情况,尽快取消这些垄断和特权,或者将之置于严格透明的公众监督之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对公平竞争的损害。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5)组织好各项改革
建立改革领导小组。中央政府需要认真考虑改革的组织、原则、计划和阶段划分。考虑到事业单位庞大的数量和正在进行的众多的部门改革,改革不可能在中央的统一管理下进行(难以一刀切)。虽然如此,中央的领导、协调和改革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作为第一步,中央政府可以成立一个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直接在国务院领导下工作,领导小组可以包括核心机构,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央编制办公室、人事部、民政部以及主要的行业部门,如教育部和卫生部,也可以考虑包括地方政府代表。改革领导小组的任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对事业单位进行统计调查,获得关于事业单位的详细信息。现有的财政部数据库包含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但这个数据库仍缺乏制定总体战略所需要的详细信息。因此,建议中央政府的改革领导小组在做出重大改革行动的决定之前,先组织一次全面的调查,收集缺失的信息。调查可由改革领导小组有关机构的意见设计,并在各级政府进行。这项工作应该投入更大的努力,确保覆盖县乡级事业单位。
(2)制定总体改革战略,包括改革原则、阶段划分、时机选择和改革责任。在政府的最顶端,改革的总体战略和全局性指导原则必须得到最高领导层的认可。正如一些高级政策顾问指出的那样,或许需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就事业单位改革做出一个正式的“决定”,然后授权中央政府的改革领导小组在协调地方改革方案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可以赋予改革领导小组以下责任:确保地方改革方案与全国的战略和指导原则保持一致,确保地方改革方案得到主要职能部委和行业部门的支持。可以考虑要求每一个省的改革都必须进行试点。在全省范围内采取重大改革行动之前,可选出几个县进行试点,以确保发现重大的和经济风险并做好适当准备。考虑到潜在的社会,改革必须既要有紧迫感,又要谨慎从事,确保改革措施起码没有危害。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准备法律草案、法规和修改法律规则的建议。这可能包括一个更加详细的各级政府事权划分的方案,这个方案应当纳入预算法的下次修改中。此外还包括准备为新的事业单位组织形式立法,以及对法律法规进行修改,特别是修改政府采购法,目的是允许非营利机构成为可以与政府签订合同的公共服务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