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R与其他治理思想比较、发展探析(1)(2)
2016-05-01 01:05
导读:三、 BPR与其他治理思想比较 BPR思想继续和发展了其他很多治理思想,又是将其与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等进行的一次综合集成。本文综合有关研究,将BPR思
三、 BPR与其他治理思想比较
BPR思想继续和发展了其他很多治理思想,又是将其与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等进行的一次综合集成。本文综合有关研究,将BPR思想与十种其他治理思想进行了以下比较。
1. BPR与ERP。Marc J·Schniederjans和Gyu C·Kim(2003)以为,要成功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必须先实施BPR,BPR是ERP的条件和基础。
国内,桂良车、薛恒新(2004)等以为,BPR是ERP的基础和条件;同时,ERP是BPR成功实现的治理工具和技术手段,ERP是企业实施BPR的重要补充。BPR侧重治理思想,其关注企业业务流程的整体优化题目;而ERP侧重于治理技术,关注的是在公道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实现对企业整体资源的治理、优化与利用题目。因此,只有在公道、优化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实施ERP才能实现对整个供给链(实际上是对企业内部供给链)的有效治理。BPR夸大以流程为导向的流程再造,涉及的具体事务,如组织结构的层次压缩、非增值环节的清除、冗余环节的删除、信息通道的疏通以及职能部分、员工的交流等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
总之,多数研究文献以为,BPR是成功实施ERP的基础;ERP是成功实施BPR的治理工具,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共同进步企业的整体效能。
2. BPR与SCM。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译为“供给链治理”)重点解决的是企业间的协调和外部的资源整合,其目标是实现企业内外部整个供给链的治理。SCM是基于制造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内容有:供给商治理、采购治理、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物料治理、物流治理、订货治理、存货治理、运输治理、仓储治理和顾客服务等功能。
BPR通常包含了SCM的内容。特别是制造业的BPR通常包括了其供给链流程再造及其供给链治理,企业间的供给链流程再造更是制造业BPR发展的方向之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总之,BPR是SCM的基础,BPR包含了SCM,SCM只是BPR的一部分。BPR是治理思想、理论,而SCM只是治理工具、技术手段。
3. BPR与TQM。有些文献指出BPR和TQM(全面质量治理)有些是重叠的(Peppard and Rowland,1995);但有些文献以为TQM技术对于在业绩方面取得突破性增长是不够的。Fazel和Salegna(1996)提出了一个整合再造与全面质量治理的模型,夸大要关注组织战略目标和文化之间的联系。Lee(1997)以为再造与全面质量治理两者有共同点,在永无止境的质量改进理念下,两者的融合是有可能的。Valentine(1998)则以为再造与TQM有相似的地方,渐进式的流程改进更加适合于组织进步质量和绩效的目标。Hill(2000)通过调查发现,再造与全面质量治理是互补而不是互斥的。
BPR和TQM的主要区别有:(1)BPR追求激进式突破,从零开始重新设计流程,以使本钱、质量等指标明显进步;而TQM注重对现有流程的不断改善,追求的是稳定、渐进式的持续改进。(2)TQM夸大全员从下而上的提议、参与,员工是主要的执行者;而BPR倾向于自上而下的决策、推动,领导者主要的决策者、执行者。(3)TQM夸大对流程中的细节关注,以实现对流程的不断改善;BPR则试图找出影响流程效果的关键要素,以创造出明显的绩效提升。(4)TQM可长期运用,BPR只能在适当的时刻进行。(5)实施TQM需要的本钱低,不确定因素少;实施BPR需要的本钱高,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大。
综合有关研究,多数文献以为,TQM是在现有流程基础上进行渐进式的改善,而BPR则是对现有流程的彻底重建。
4. BPR与产业工程。IET(Industrial Engineering Techniques——产业工程)关注的是个别任务效率的最优,而BPR则更加关注整个流程的优化、整个流程的效率。但是,产业工程中的一些方法如并行工程也BPR中使用的方法之一。Gray A·Maddux等夸大并行工程(CE)在BPR中的应用。Cavaleri(1994)也夸大了并行方法在BPR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