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BPR与其他治理思想比较、发展探析(1)

2016-05-01 01:05
导读:企业管理论文论文,BPR与其他治理思想比较、发展探析(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文章在概述业务
摘要:文章在概述业务流程再造(BPR)思想的基础上,将BPR与其他十种治理思想进行了比较、评述。然后对BPR思想的发展进行了探析,最后对BPR进行了展看。  关键词:BPR;业务流程再造;其他治理思想;比较;发展
  
  一、 引言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在《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中提出分工理论后,亨利·福特(Henry Fort)和阿尔弗雷德·斯隆(Alfred Sloan)先后将其应用于生产和治理活动中,分别产出了流水式生产线和治理职能部分。一直到20世纪,分工理论都主导着传统企业的生产和治理方式。专业分工的结果极大地进步了生产效率与产量,产生了规模经济性,在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时代收效甚大。
  然而,进进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顾客、竞争、变化等“3C”气力驱使企业进进了一个崭新的激烈竞争时代,市场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向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传统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面临的新环境,要求企业在治理理论和方法上变革,使企业适应新的“买方市场”环境;加上信息技术(IT)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这些促使“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缩写为 BPR)”的产生。
  
  二、 BPR思想概述
  
  最早有关BPR的文献出现于1990年,是美国迈克尔·哈默(1990)的《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彻底铲除》和托马斯·达文波特(1990)的《新产业工程:再造与信息技术》这两篇文章。“再造”(Reengineering)一词就是哈默在他的这篇文章中最早提出的,而达文波特在他的文章中使用的则是“再设计”(Redesign)一词。
  1993年老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其著作《再造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了经典的业务流程再造(BPR)定义: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便在本钱、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取得明显性的进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该定义包含了四个关键词:根本的(Fundamental)、彻底的(Radical)、明显的(Dramatic)、流程(Process)。BPR思想有四个基本要素:(1)业务流程再造的对象——流程;(2)业务流程再造的相关对象——支持系统、组织等;(3)业务重组的目标——明显进步企业绩效;(4)业务流程再造的途径——彻底变革。Hammer(1993)提出BPR指标目标是周转期缩短70%、本钱降低40%、顾客满足度和企业收益进步40%、市场份额增长25%。
  BPR研究指出,BPR主要应从技术、社会等两方面进行再造。技术再造(或称“硬”再造)方面主要包括:IT系统、技术、流程、作业、标准、程序、系统、控制等;社会再造(或称“软”再造)方面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治理(包括治理模式、治理者)、员工、企业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思想、政策、职业生涯发展、激励方式等。
  BPR的实质是对企业的一种系统变革,其核心领域为业务流程,其根本目标就是要对被专业分工和官僚体制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再造。BPR夸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继续了工作丰富论对分工论的批判。因此,BPR的实质是对产业社会中劳动分工和治理分工的整合。
  自1993年BPR提出后,BPR在欧美企业中迅速推广,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涌现出大批成功的范例。1994年早期,由CSC Index公司(战略治理咨询公司)对621家北美和欧洲至公司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北美497家的69%、欧洲124家的75%已经进行了一个或多个BPR项目,余下的公司一半也在考虑这样的项目。随后从90年代后期到世纪之交,亚太国家也开始了大量BPR实践。
  然而,BPR失败的比例也很高。B·J·Bashein(1994)指出,约70%的BPR项目失败。而Holland and Kumar(1995)也指出,60%~80%的BPR(业务流程再造)以失败而告终。
上一篇:论我国企业选择技术创新战略的依据(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