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造反和学习——20世纪非西方世界的现代民族主义(5)

2015-04-29 01:20
导读:在此类让步之外,西方国家的第二类政治手段是实行由英国学家罗宾逊和加拉弗尔较早阐释的"间接统治",[36] 即保留并扶持那些愿意同殖民半殖民国家合


在此类让步之外,西方国家的第二类政治手段是实行由英国学家罗宾逊和加拉弗尔较早阐释的"间接统治",[36]  即保留并扶持那些愿意同殖民半殖民国家合作的当地统治者,特别是较多地保持着传统威望和合法性的王公贵族中间的顺从者,通过他们来控制和盘制当地。效忠于英国的埃及国王法鲁克和听命于法国的安南皇帝保大,便是这"欧洲帝国主义之非欧基础"的典型例子。甚至在印度,当逐步自治计划证明无法真正抑阻民族独立要求时,间接统治也被拿来当作维持殖民利益的一招:1935年,英国政府制定《印度政府组织法》,试图据此搞出一个"主要由封建土邦主和基于宗教的反动政党组成的全印度继承政府",[37]  以供日后操纵。第三类政治手段与此正好相反:殖民国家着重培植一个受西方的现代精英阶层,以便钳制甚至最后铲除那来自(或潜藏于)传统的教俗上层势力的"原始民族主义"危险。法国在北非就实行这种政策。当然,武装镇压依然是列强对付非西方民族主义的一大手段,殖民史上某些异常惨烈的杀戮正是发生在两战之间的时期里。[38]  依靠所有上述政治的和军事的手段,加上民族运动内部大都存在的严重歧异或分裂,殖民半殖民统治仍能勉强维持。

◎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运动的多样性

上面已经涉及到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运动的多样性问题。它首先来自民族运动内外目标之间的关系,然后依照内外目标以及所用手段是革命性质还是改良性质的来决定运动的不同基本类型。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都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社会,即使西方的侵蚀已使之多少发生了朝现代化方向的变化。这些社会若不更新,就无法适应潮流,从而无法摆脱羸弱无力、受人欺凌的状况。考虑到殖民半殖民国家几乎总是在不同程度上保留、扶持和利用传统体制和传统的统治势力,而削弱和破除这样的体制和势力又总是动员大众参与民族事业并由此保证它可以成功的前提条件,情况就更是如此。因而,大凡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只要是较为成熟的,就必然把民族解放同社会改造结合起来。"说到底,在亚洲也在非洲,对西方的造反都合为一场更大的造反--对过去造反。"[39]  不过,某些时候在某些地方,这造反无论就内外目标还是就手段而言都如此温和,以致宁可称之为改良。例如,前面提到过的突尼斯宪政党、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教联盟以及郭克雷领导时期的印度国大党便是如此,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创建者礼萨汗以及很大程度上1927年以后的中国国民党也是如此。[40]  与这些相反,第二类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内外目标和手段两方面都是革命的。分别以毛泽东和胡志明为代表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越南独立运动,就是其中最杰出、最成功的。借用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不免宽泛的话说:"殖民地最有干劲也最足智多谋的领导是共产党人……凡是共产主义扎根之处,一个运动就有了最好的保障来取得组织功效,欧洲正是凭这功效才在早先时代里战胜了亚洲非洲。认识到社会问题,认识到有必要以社会纲领来赋予民族主义更广泛的基础--这就将农民占大多数的民众发动起来。"[41]  第三类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可说是对外目标革命,对内目标改良,它的一个突出代表就是土耳其凯末尔革命。[42]  甘地领导下的印度独立运动以及埃及华夫脱党的民族独立斗争应该说也是如此。最后还有一类,即对外目标革命,但争取这目标的手段是改良和渐进的。例如一些半殖民地国家先按照西方"文明标准"逐渐改良自己的内外行为和体制,而后坚持要求在国际社会中的独立平等地位。[43]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当然,除了内外目标和手段的基本性质,还可以大致按照领导的社会属性及其社会基础来区分不同的非西方现代民族主义运动。一般来说,特别在亚洲,现代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一代领导往往来自传统的统治阶级,或者说往往是此种阶级内部受西方文化较大影响的年轻人。他们在颇大程度上挣脱了传统束缚,并且同社会地位和声望较低的、多少西化了的一部分中小亩产阶级分子结合起来从事民族运动。显然他们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而且主要由其社会属性决定的,对于外来统治和传统社会构造的温和态度使之更加如此。随传统社会的进一步解体和温和路线的明显大败,以后一代的民族运动领导大多换成了阶级出身较低、政治态度较激进的人物。他们从事现代职业,深受现代思想熏陶,对广大民众的苦难和要求有较多的理解,并且与之有较密切的联系。对于他们当中尤为激进也尤为有思想的人来说,"社会革命是民族解放的必需对应物;只有以这种方式,并且通过紧密组织起来的民族政党的严格纪律,才能发展起大众的反抗,从而使殖民政府最终绝望。"[44]
上一篇:民族自决权,人权与主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