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巴克尔及其《英国文明史》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4)

2015-11-18 01:21
导读:巴克尔在《文明史》第二篇“论天然物理于人群组织、个人品质上所施之感格力”,较为全面阐述了他的地理史观。他认为人类社会如同自然界一样受制于

巴克尔在《文明史》第二篇“论天然物理于人群组织、个人品质上所施之感格力”,较为全面阐述了他的地理史观。他认为人类社会如同自然界一样受制于规律的支配,而对人类历史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规律有两种:自然规律和精神规律。对于自然规律,他说:“细考外物之感人,其最有力者,可类而为四:曰气候、曰食品、曰土壤、曰万有现相”。前三者“于组织人群,则独有大效焉”[19]。他主张气候不仅刺激或消沉人类的努力,同时还影响到人类工作的恒心和能力,并察觉到,“活泼之业,为处温土所乐操者,居气候炎热之地,则必不愿就,即就亦有不宜是也。”[20]一年中大部分时期的气候妨碍人们的户外工作,结果遂造成对于工作或作或辍的习惯,及其浮躁不定的民族性。“万有现相”即自然景象,会对人的精神状态产生直接的作用:
天然状态中之令人恐惧疑骇者,每足以激发人之意象,意象一萌而觉悟即为所制。人观于天然物势力之伟大,自觉其力不足以胜之,不期而畏沮之意生,且每措一事,疑难多端,似造化之有意弄人者,又若脑力幼稚之时,骤为某物所震,则后此见而生畏,不暇考此庞然大者究何由而使然,此大惑之所以不解也;反是而遇天然物小量薄弱不足令人失措者,则又思以一己之力加于天然物,而使之服从于己,且以其暇而试验剖解此天然物,知其为某某法律所筦摄,此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而能役使之也。[21]
巍巍山岳或平坦平原所在的区域易产生一种极富想象而溺于迷信的民族;在小而复杂的地形如希腊等地,则人类的理性在很古时代便已十分发达。1903年在中国史学界影响至深的日本浮田和民的《史学通论》一书也曾引用过这段话:
凡天然之现象,过于伟大,则恐怖之念起,而想像力易敏,道理性易缩,其遮人心之发达而妨文明之进步者,莫此为甚。若使反乎此,而天然之现象,中和而不过于伟大,则人类不至为天然所压倒,自信力遂从而发达,不特不怖此天然,且爱此天然;不特不漠置此天然,且接近此天然,至为种种之实验,以制天然之势力,以达人间之利用焉。[22]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日本家永丰吉、元良勇次郎合著《万国史纲》曾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历史现象的解释。是书认为古代东洋诸国“皆左右于天然之境,其被天然之惠最笃”,但“盖人民享天然之惠过厚,则流为呰窳偷生”,同时“又有大山大川及他天然之异象,人民易起奇怪之想,至于迷信遂堕,盲昧无力”,所以不能永保其文明[23]。
巴克尔虽在书中以很大的篇幅来讨究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但他并不认为自然条件会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相对于精神规律,自然规律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又是有限的,“天行之力,外虽无穷,内实有限,有止而无进,如谓能以来续往而增益力,吾实无据以为之证”,“大凡实效之进化,不赖天赐之恩,惟恃人为之力。”[24]同时,他把人类文明分为“欧洲文明”(实指西欧文明)和“非欧文明”(实指亚非文明)。前者主要受精神规律支配,欧洲自然条件不太优越,反而有利于人类知识的积累,从而驾驭自然,“欧洲壤土地偏小,气寒而土瘠,天地造化之力远逊他洲,惟其得天独薄,而人力乃伸”[25];后者受自然规律支配,所以“开化独先”、“进化虽云最早”,却不能“至善且久称之”[26]。巴克尔还说:“欧洲人力胜而天行败,非欧洲则以天行胜人力,是故国民之进化,自由之政令,皆原于欧洲。”[27]可见,巴克尔不仅不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反之却有知识决定论的倾向,同时也流露出欧洲历史中心论的取向。
历史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而发现、认识历史规律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巴克尔说:“察诸曲以知一全之术,曰内籀,穷理家用之于他学有效矣,吾且破除成见,弃一切旧说,用其术以治史学。”[28]他主张采用形式逻辑的归纳法来研究历史。在归纳法中,他特别强调统计方法的重要性,着重笔墨讨论统计方法应用于历史研究的科学性。社会现象诸如婚嫁、自杀、犯罪,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发现其中的规律,“人之动作合于法例之证据,悉得之统计簿”,虽然统计学在目前尚处于幼稚阶段,但是“统计学之于考察人性情之用固已多,所阐明远胜一切艺学。”[29]
上一篇: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