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宋代嶺南地區的生態環境與稻作農業(7)

2013-10-18 01:09
导读:司。過潮陽,見土人言比歲惠州太守挈家從福州赴官,道出於此。此地多野象,數百為群,方秋成之際,鄉民畏其蹂食禾稻,張設陷穽於田間,使不可犯。
司。過潮陽,見土人言比歲惠州太守挈家從福州赴官,道出於此。此地多野象,數百為群,方秋成之際,鄉民畏其蹂食禾稻,張設陷穽於田間,使不可犯。象不得食,甚忿怒,遂舉群合圍惠守於中,閱半日不解,惠之迓卒一二百人,相視無所施力,太守家人窘懼,至有驚死者。保伍悟象意,亟率眾負稻穀,積於四旁,象望見猶不顧,俟所積滿欲,始解圍往食之。其禍乃脫。蓋象以計取食,故攻其所必救。尨然異類,有智如此。然為潮之害,端不在鱷魚下也。」
[31] 《嶺外代答》卷九《禽獸門,象》。
[32] [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七十《武泰軍節度使贈太尉鄭公(興裔)神道碑(嘉泰四年)》。
[33] [宋]彭乗:《墨客揮犀》卷三。
[34] [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百四十九,熈寧七年春正月庚申。
[35] [宋]朱熹:《晦庵集》卷一百《勸農文》。
[36] [明]黃衷:《海語》卷中:「象嗜稼,凡引類于田,必次畝而食,不亂蹂也,未旬即數頃盡矣。島夷以孤豚縳籠中,懸諸深樹,孤豚被縳,喔喔不絶聲,象聞而怖,又引類而遁,不敢近稼矣。」四庫本《廣東通志》有引用。
[37] 央視國際:《與象共舞》2005年05月09日。
[38]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又《嶺外代答》卷九《禽獸門》也有同樣記載。
[39] 《嶺外代答》卷九《禽獸門,懶婦》。
[40]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一《箭豬》條云:「又有山豬……肉味美,多脂,以多食禾稻故也。」
[41] [宋]洪邁:《夷堅甲志》,《鼠報》。
[42]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十九。
[43] [宋]許應龍:《東澗集》卷一十三《初至潮州勸農文》。
[44] [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一百二《梅州》。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45] [宋]蘇過:《斜川集》卷六《志隱》。
[46] 《史記·貨殖列傳》。
[47] 《嶺外代答》卷八《月禾》。
[48] 俱見《蘇東坡全集》續集卷三《和陶詩》。
[49] [宋]蘓轍《欒城集》後集卷五《和子瞻次韻陶淵明勸農詩一首》。
[50] 程民生:《宋代地域經濟》,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54-55。
[51] [美]彼得.J.戈雷斯:〈宋代鄉村的面貌〉,《中國歷史論叢》1991,2。
[52] 韓茂莉:《宋代農業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80-182。
[53]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六三,紹興三年三月癸未。
[54] 《宋會要輯稿·食貨》一八之二六。
[55] 《輿地紀勝》卷一百二《梅州》。
[56] 《欒城集》卷五《和子瞻次韻陶淵明勸農詩,並引》。
[57] 《嶺外代答》卷三《五民》。
[58] [宋]曽鞏:《元豐類稿》卷四十四《尚書都官員外郎王公墓誌銘》。
[59] [宋] 蔡絛:《鐵圍山叢談》卷六。
[60] 《宋史》卷四百九十五《黎洞》。
[61] 《嶺外代答》卷二《海外黎蠻》。
[62] 《輿地紀勝》卷一百,引餘崇龜《賀潮州黃守》。
[63] 《嶺外代答》卷十《蠻俗門》。
[64] 《蘇東坡全集》續集卷三《和陶詩》;又[宋]趙汝適:《諸蕃志》卷下《海南》有同樣記載。
[65] 《嶺外代答》卷三《外國門上》。
[66] 《輿地紀勝》卷一百一《德慶府》。
[67] 《輿地紀勝》卷一百《潮州》。
[68] [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三七《南恩州》。
[69] [宋]司馬光:《涑水紀聞》卷十三;又《中華野史,宋朝》卷一,687。
[70] 《輿地紀勝》卷一百五《象州》。
[71] [宋]秦觀:《淮海集》卷十一《寧浦書事六首(之二)》。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72] 《輿地紀勝》卷一百十一《貴州》。
[73] [宋]黃庭堅:《山谷內集詩注》卷十二《謫居黔南十首(之八)》。
[74] 《輿地紀勝》卷一百十九《欽州》。
[75] 《輿地紀勝》卷一百二十四《瓊州》。
[76] [宋]曾鞏:《隆平集》卷一八《武臣,曹克明》。
[77] 《嶺外代答》卷三《外國門下,瑤人》。
[78]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十三,咸平元年秋七月壬戌。
[79]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二官政二:「發運司歳供京師米,以六百萬石為額:淮南一百三十萬石,江南東路九十九萬一千一百石,江南西路一百二十萬八千九百石,荊湖南路六十五萬石,荊湖北路三十五萬石,兩浙路一百五十萬石,通餘羨歳入六百二十萬石。」
[80] 《嶺外代答》卷四《常平》。
[81] 《晦庵集》卷二十五《與建甯諸司論賑濟劄子》。
[82] [宋]唐庚:《眉山集__眉山詩集》卷五《端孺糴米龍川得粳糯數十斛以歸作詩調之》。
[83] [宋]吳自牧:《夢梁錄》卷一六《米鋪》
[84] 《晦庵集》卷二十六《上宰相書》。
[85] 《晦庵集》卷二十一《與宰執劄子》。
[86] [宋]真徳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十五《申樞密院乞修沿海軍政》。
[87] [宋]方大琮:《鐵庵集》卷二十《與何判官士頤》。
[88]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第一百四十三《寳學顏尚書》。
[89] [宋]王阮:《義豐集》卷一《代胡倉進聖德惠民詩一首》。
[90]《鐵庵集》卷三十三《廣州乙巳勸農》。
[91]《輿地紀勝》卷九五《英德府》。
[92]《嶺外代答》卷三《惰農》。
[93]《嶺外代答》卷八《月禾》。
[94] 《輿地紀勝》卷一百二《梅州》。
[95] 《水經注》卷第三十六。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96] 《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九《書柳子厚〈牛賦〉後首》。
[97] 《隆興潮陽縣誌》卷十二《名宦列傳》。
[98] [明]黃佐:《廣州人物傳》卷六。
[99] [清]張長慶:《黎岐紀聞》。昭代叢書已集廣編,道光十三年刊本。
[100] 《瓊黎一覽》。
[101]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八十卷《瓊州府部》匯考八《瓊州府風俗考》;又清朝德宗光緒二十三年(1897)李有益撰《昌化縣誌》也有相同記載。昌化縣,即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
[102]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百二十,神宗元豐四年十一月己酉。
[103] 曾雄生:〈象耕鳥耘探論〉,《自然科學史研究》1990(1),67—77;〈沒有耕具的動物踩踏農業--農業起源的新模式〉,《農業考古》1993(3) ,90—100。
[104]《宋會要輯稿》 XE "《宋会要辑稿》" 食貨一之十六。
[105] 嶺南畜力充裕情況可以從當時嶺南地區牛只大量外銷中得到證實。《嶺外代答》中提到「牛自深廣來」,當時江南地區的百姓到嶺南「作冬」,另外,嶺南地區還大量屠宰耕牛。
[106] 《嶺外代答》卷四《踏犁》。
[107] 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山縣洛東鄉壯族社會歷史概況》,1965,15。
[108] 陳偉明:〈關於宋代嶺南農業生產的若干問題〉,《中國農史》1987,第4期,62-63。
[109] 《水心先生文集》卷第十五《司農卿湖廣緫領詹公墓誌銘》。
[110] 《全唐詩》卷三五四。
[111] [宋]黃庭堅:《山谷內集詩注》卷十二《謫居黔南十首(之八)》。
[112] [宋]唐庚:《眉山唐先生文集》卷二《到羅浮始識秧馬》。
[113] [宋]黃徹:《䂬溪詩話》卷十。
[114] 《嶺南衛生方》,1。

大学排名


[115] [宋]蘇過:《斜川集》卷六《志隱》。
[116]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六十九。
[117] 《嶺外代答》卷八《月禾》。
[118] 《潮州三陽志輯稿,潮州三陽圖志輯稿》(嶺南叢書),陳香白輯校,中山大學出版社,1989,第34。
[119] 《蘇東坡全集》續集卷二《絕句·過黎君郊居》。
[120] 民國三十五年《潮州志》卷九《農業》:「水田每年可種早稻及晚稻各一次,其餘時間則任其休閒。」據調查,冬閒田的廣泛存在,除了冬耕作物產量不高,還有可能影響來年早稻種植,肥料來源有限之外,還因為「本州農民生活較易解決,苟早稻、晚稻有收,則生活自可充裕,易於養成好逸厭勞習慣」。這和《嶺外代答》所提到的「惰農」情況是一樣的。
[121]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十四《食語,穀》。
[122] 記者蔡於浪、鄧建華:〈禾雖三熟而往往不給解讀海南水稻低產三大原因〉,《海南日報》2003-12-08,第13版。
[123] 《嶺外代答》卷三《惰農》。
[124]《輿地紀勝》卷一百二《梅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826。
上一篇: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 下一篇:没有了